“心光砺行进社区,榜样领航促成长”|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榜样面对面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学子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将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025年4月25日,儿科学院在重庆医科大学梅苑开展了 “心光砺行进社区” 活动,以“国奖学子面对面”和“解锁科研成长密码”为主题进行分享。儿科学院教务处第一学生科科长魏镜郦、学生团总支书记庄巡乾、辅导员李玲玉和三十名儿院学子共同参与这场榜样面对面活动。
一、解锁科研成长密码:登科研之峰,赏沿途之景
张炫璐学姐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她从科研新手到独立完成课题的成长过程:
初遇挫折:
在刚开学的时候,她也和其他学生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迷茫。因与学长的一次交谈,她对科研与做实验的兴趣星火就此被点燃。为叩开课题组的门扉,她历时三日潜心研读,将一篇晦涩难懂的学术文献融会贯通,却因老师的一句"实验需要早出晚归,女孩子晚上不安全"的理由铩羽而归。但张炫璐学姐并未因此放弃科研热情,而是选择通过自主阅读文献积累知识,为自己的科研之路打下基础。
自主立项:
在一次查阅文献的偶然间,她发现了“大豆成分与毛发生长”的研究兴趣点,以这个为主题,她也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开始了课题研究。当其他工作都准备好后,导师的选择却成了一个难题,当她们无计可施的时候,张炫璐学姐选择向她的辅导员求助,在了解学姐的困境后,辅导员选择了大力支持她。在辅导员帮助下,她们联系到了导师,也开始逐步学习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
逆境坚持:
天公不作美,大豆的首次科研仍然失败了,甚至连市级都未进。这次的失败无异于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随后而来的突发受伤与成员退出更是雪上加霜。可是雪无法浇灭烈火,学姐仍未放弃,而是更加努力去追随科研之光。从晨光熹微奔忙医院实验室,到子夜时分借快递站灯光观测切片,几百个日夜的坚持终迎破晓——SCI期刊上的铅字,见证着这位科研赤子的涅槃,在这一路上,她掌握了许多实验软件的使用方法,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比成就更重要的是,她收获了敢于迈出第一步的勇气,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分享会的最后,学姐将这样一段话送给了我们:科研带给我们的不止是能力的提升和成果的积累,也是一段结识志同道合新朋友的缘分,更是一场探索未知的旅程,一次与自我的对话。在这里,我们一起经历失败的锤炼,共享成功的喜悦,用执着追逐真理,用努力书写未来。
二、国奖学子面对面:向下扎根,向上成长
陈丽媛学姐的分享主要从以下三点来讲解:学习,课外活动,科研竞赛。
高效学习:
陈丽媛学姐对于学习的方法为抓住重点,合理安排。她建议同学们从教学大纲着手,结合老师发的ppt,抓住重点,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此外,她也用自己的英语考试经历让我们了解到考试时时间安排的重要性。建议我们合理安排考试时间,避免因小失大。
课外活动:
关于课外活动,学姐认为除了平常的二课之余,我们更应该想想自己喜欢的活动是什么以及哪些活动对我们有益,她用了青马工程和三下乡这两个例子来进行说明:这些活动可以提升我们的综合能力,因而陈丽媛学姐也强烈推荐我们跳出固化思维,去尝试这些活动。
科研建议:
关于科研竞赛,学姐认为,虽然同学们是重庆医科大学儿科专业学生,但同学们科研的方向不应该只局限于儿科方向,而可以去尝试其他领域的科研,在整个科研竞赛途中,可能会遇到答辩上困难,可能会遇到ppt制作上的困难,但应相信,现在所经历的磨难都是同学们成长路上的垫脚石。最后,学姐认为:与其说人生是旷野,不如说人生是一条通往四面八方的路,当同学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条路的时候,就已经胜过很多人了,而当可以在那条路上坚定的走下去的时候,同学们就离成功不远了。
本次 “心光砺行进社区” 活动意义深远,国奖学子和科研学子的榜样分享,将思政教育巧妙融入其中。同学们在聆听榜样故事的过程中,深刻领悟了爱国、奋斗、创新、奉献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这不仅是一场经验分享会,更是一次思政教育的生动实践,让同学们明白作为医学生,肩负着守护人民健康的神圣使命。
未来,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将持续创新思政育人形式,丰富思政引领内容,深入挖掘学子们的优秀事迹,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榜样分享活动。通过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医学时代新人而不懈努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