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创新杏苑“一站式”培养新医科人才
从2019年全面开启“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以来,重庆医科大学杏苑致力于发展建设社区育人功能,把握社区蕴含的育人规律,深化对医学生社区育人功能的研究,为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提供我们的“创新杏苑模式”。
创新杏苑以“党建引领、双创驱动、五育并举、文化融合”为主基调,协同校院领导、部门资源、专家人才等团队践行“一线原则”,共同奏响“新医科”人才培养与教育的主旋律。“四维一体”、戮力同心、协同发力,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而尽绵薄之力。
一、党建引领,构建医学生培养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同舟共济
坚持党建统领,发挥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统筹组织建设和体系构建,凝聚校级领导、院系、职能部门等多方的共识,健全制度,科学管理。在社区设置党支部,楼栋设置党小组,定期开展党小组交流活动,党员示范岗活动等,将党建引领已落到实处。
二、双创驱动,打造“五维一体”双创力量,构建新型创新社区
(一)社会师资拓展——校外专家团队
1.社会创业人士激发思维碰撞
园区积极拓展社会资源力量,邀请各界创业人士、企业高管进入园区,组建创业实践专家团队,定期开展创客沙龙活动。
2.双创大赛专家明确比赛导向
为树立人才培养方向,做好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园区邀请历届双创大赛评委、导师,组建校外双创指导专家团队,该团队定期进入园区开展创新创业宣讲培训。
已举办包括“虫虫医客众创空间”、“‘启航宽仁’大学生创新创业特训营”等一系列指导培训。每年4-5月,园区举办创新创业各学院院级比赛,通过以赛促创的方式,促进项目落实,扶持团队建设。
3.校友双创团队发挥前辈力量
凝聚校友资源,发挥前辈力量,通过园区搭桥,往届优秀校友积极报名校友双创团队,为同学们讲述他们的学习经历和创业经验。校友团队中包含中国科学院院士、附属医院主任、青年教师、企业高管、优秀研究生等一大批先进人才。
(二)专业师资引导——校内专家团队
1.临床专家导师提供专业指导
通过与附属医院对接,将临床实践资源引入校园、下沉社区,每年一届的科研项目双选会,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让导师开放自身科研项目招揽同学,或由学生自主申报匹配导师,让更多的青年人加入科研道路,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2.学科带头导师点拨领域前沿
发挥学科专业教师力量,联动专业院系教授、青年教师等持续开展 “宽仁学科进校园”活动,学科专业老师为学生介绍各学科前沿发展和创新实践。“LETs TALK”系列论坛活动,邀请学科博导给学生开展专业知识科普讲座,构建社区师生交流新模式。
(三)同辈力量带领——双创学生先锋团队
1.学生实践团队凝聚团队力量
通过对各类双创项目的打磨锤炼,园区积累打造了一支创新创业储备军。目前园区已有创新创业项目和团队27支。该队伍在社区中积极宣传交流创新创业经验,同时为有双创想法的同学们提供了组队平台,帮助他们进行项目头脑风暴、项目资源共享等
目前社区已在历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得国家级金奖一枚、银奖两枚,铜奖3枚,市级金银铜奖若干。
2.学生宣讲团队营造创新氛围
园区在创新创业储备军中遴选优秀项目团队,定期到学生群体中进行宣讲。
(四)实践平台助力——校企合作、校校联合
以校外企业平台为基础,整合社会优势资源,搭建校企、校校合作沟通渠道,帮助学生对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进行深度了解。
园区多次组织学生参观重庆国际体外诊断(IVD)研究院、赴香港中文大学参加实验体验计划等,通过与相关单位合作,拓展学生专业视野。
(五)园区师资护航——双创专职团队
挖掘园区师资力量,依托园区学生工作办公室,设置园区双创专职团队,保障与同学们的实时对接,让创新想法在园区环节落地生根、化为实践。
开设《创新专题讲座》等课程,为学生答疑解惑,打通创新创业申报道路。
三、五育并举,走向新型融合协同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一站式”社区建设是高校“五育并举”的重要阵地和重要抓手。从宏观教育政策而言,“五育”在内容上明确了学生社区育人的发展基调,在目标上注定了“五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的发展趋势。杏园一站式园区建设着力探索五育间的协同融合和相互借力,致力提升园区学生高质量全面发展。
德育方面,通过党建引领、团学示范、同学参与等多主体、多形式开展园区德育教育。智育方面,通过分享学习经验、交流学习心得、沟通学习方法等,从专业博士到身边学霸,多层次、多角度的在园区内营造学风氛围。体育方面,利用园区物理空间,打造适合在园区内开展的体育趣味活动,丰富园区学生文体活动形式。美育方面,积极开展各类美育活动,将美育与心理健康、园区建设、思想引领等方面相结合,合力发挥育人作用。劳育方面,依托学生社区丰富的劳动资源,通过座谈勤工助学同学、开展劳动主题活动,从思想上强化以劳树德的重要性。通过绿植领养、废品回收,从实践上提升以育载劳的实效性。
四、文化融合,以"四季"贯穿培养全过程,育人元素同频共振
培养专业性和人文性的专业活动季。医师节、护士节、清明祭拜、中医传统月、公共服务季等品牌化、专业化的相关活动在社区中开展,仪式教育和专业教育共同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和专业道德品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活动在社区中宣传,培养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培养归属感与认同感的新生入学季。选拔优秀退伍学生作为"军训助教",将朋辈教育引入社区;开展临床科普、心理健康、理想信念、校纪校规等新生主题教育,将医学专业、人文、心理、思政引入社区。
培养感恩心和责任心的毕业感恩季。开展"我给大学的礼物",将感恩教育引入社区;"与未来对话",由临床医生分享医生的使命担当,将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引入社区;毕业生推荐会,在社区中构建毕业生与单位的沟通桥梁;"校友1+1",优秀的校友资源同心合力,互助共享。
培养标杆型和样板型的表彰励志季。以"创先争优"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等为内容举行各类表彰活动,并在园区中开展各类分享、互动、宣传活动。从专业学习到竞技比赛,从技能提升到道德风尚,树立学生标杆,分享成功经验,强化示范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这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学生在哪儿,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就延伸到哪儿”的工作思路,总结凝练大学生社区建设育人实践中的有效经验,着力破解工作的难点问题,更好的应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努力探索有深度、贴实际、促发展的医学生社区建设育人的可示范、可操作的实践范式是创新杏苑的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