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厦门大学董建辉教授到访重庆三峡学院座谈交流

发布时间:2024-05-21 11:07:14

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思想,搭建优质学术交流平台,4月29日下午,厦门大学中华民族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董建辉教授应重庆三峡学院三峡研究院院长、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负责人王志清教授邀请与文学院师生于博学楼3栋404会议室开展学术座谈与交流研讨。与会师生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研究生如何培养与学习进行深入探讨与学习。厦门大学董建辉教授、文学院宦书亮教授、公共管理学院赵翔宇教授等与会师生先后发言。

会议由三峡研究院院长王志清院长主持。三峡研究院院长王志清教授首先对董建辉教授的到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并向董建辉教授简要介绍了此次参加座谈师生整体情况,以及我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研究生日常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等方面的主要做法。随后,厦门大学中华民族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董建辉教授作了重点发言。董建辉教授的重点发言共分为三个部分:一、从哲学的结构主义角度出发介绍人文社会;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视野;三研究生的学术素养与能力培养。

董建辉教授首先结合厦门大学历史文化遗产学院的发展与他本人的治学经历,从哲学的结构主义角度出发深入介绍了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与考古学科的学科发展情况。他指出厦门大学历史文化遗产学院和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的发展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高度重视。董建辉教授还概述了考古学科的学科最新发展情况,他指出文化遗产保护当中最为重要的四个环节是考古发掘、资料整理、文物保护与文物修复,但当前学界研究当中存在的问题是更加重视的是文物本身研究而忽视文物背后的文化价值,在博物馆文物陈列展示宣传教育意义研究方面尚存在空白。董建辉教授指出,从文物到文化遗产不仅是观念的转变,还在于如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接着,董建辉教授围绕研究生的学术素养与能力培养展开论述,董建辉教授强调一是研究生学习中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专业研究要提高政治站位。董建辉教授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论断提出的历史过程脉络、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入手,帮助与会师生正确理解政治理论学习如何与专业研究相结合,提高政治站位。他指出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只顾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要进一步认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自觉把政治理论学习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二是研究生要转变观念,扩大视野。善于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强调批判性思维。董建辉教授认为,随着人文社会学科的不断发展,具有创新价值的学术成果往往是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相互交叉产生的,他以自己在研究生期间的专业研究为例,为师生细致讲述了如何进行跨学科研究。三是研究生不要纠结于学什么专业,重要的是能力的学习。董建辉教授指出,通过专业的学习提升个人的能力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相当重要,研究生不光需要会做学问还要学会如何待人见物如何为人处世。四是研究生在研究中要保持清醒,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董建辉教授指出研究生选择课题时一定要选择出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不然研究一段时间过后发现以自己当前的能力无法完成,那么前期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劳。

董建辉教授发言后,来自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同学也积极参与研讨,他们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与未来学术发展方向,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疑问。2021级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生姚淑禹同学联系自己的论文方向《诗经》,指出《诗经》中也存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就如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用到实际科研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2022级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生郑雨晴同学向董建辉教授请教了开展田野调查或田野考古过程当中应该着重考虑哪些问题搜集哪些资料,对于口述史应该如何处理。董建辉教授以及现场文学院教师针对同学们的感悟与疑问一一进行了积极回应,共同深化了大家对董教授发言的理解。师生们纷纷表示,此次座谈让他们受益匪浅,不仅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理解更加深入,也对跨学科研究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至此,此次学术座谈与交流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最后,宦书亮教授和赵翔宇教授对座谈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此次座谈会,给我院培养跨学科研究生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研究生的学习及个人发展,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1.jpg


责任编辑:杨小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厦门大学董建辉教授到访重庆三峡学院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