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心点子” 校园创益项目答辩展示活动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04-11 14:29:37 李 茜

2025年4月8日中午12:50,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 “心点子”校园创益项目答辩展示活动在巴南校区图书馆303、北碚校区一会议室及报告厅同步举行。来自全校各二级学院心理辅导工作站、班级、社团的34支团队齐聚,11名由心理教师、辅导员及专业指导教师组成的评委团现场评审,共同开启一场聚焦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意盛宴。此次答辩会作为项目审核立项的关键环节,既是对前期筹备成果的集中检验,更是一次以“心”为桥、联结青春智慧与成长需求的深度对话。

1.png

作为学校“青心”育人工作品牌的重要实践载体,本次答辩会紧扣“满足大学生心理成长需求”核心目标,围绕道德修养、艺术审美、劳动实践等多元主题,鼓励学生团队以创新性活动设计推动心理健康服务与校园生活深度融合。活动背景紧密呼应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旨在通过“自主申报—专家评审—落地实施”的闭环机制,选拔出兼具趣味性、参与性与育人价值的优质项目,为“一站式”学生社区注入更多温暖而有力的“心能量”。从3月启动以来,共计收到40个团队申报,各团队历经项目设计培训、材料打磨,经过筛选最终有 34 份饱含巧思的“心点子”登上答辩舞台,展现出青年学生在心理育人领域的主动担当。

2.png

答辩现场,各团队代表以 PPT 演示、视频展示等形式,生动阐释项目的核心理念与实施路径。青心驿站心理社团带来的 “青心驿站,‘艺’起疗愈”项目,聚焦艺术审美与劳动实践的融合,计划通过校内手工创作工作坊与社区老年人手工艺品制作活动,搭建代际沟通桥梁,既为学生提供情绪表达的沉浸式空间,又通过志愿服务提升社会责任感,展现出“艺术赋能心灵,行动传递关怀”的温暖底色。23 级学前教育专业 1-7 班申报的“红色青春・信仰传承”心理剧《星火・2025》,则将道德修养与心理剧表演相结合,以“现实—梦境—现实” 的叙事结构,演绎青年学生在红色历史浸润中化解职业焦虑、坚定理想信念的成长历程,同步配套“红色文化角”“金句漂流瓶”等延伸活动,推动红色精神与心理健康教育同频共振。此外,艺术疗愈工作坊的心理健康情景剧等项目,亦从不同维度展现了“将心理关怀融入日常”的创意——或是通过漆扇创作释放情绪,或是在宿舍环境改造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充分体现了“小场景大育人”的巧思。

3.png


评委老师们从项目的政治导向、创新性、可行性及育人实效等维度深入提问,与团队成员展开热烈交流。针对“艺起疗愈”项目,评委建议进一步细化社区老年人参与的安全预案与代际互动环节设计;针对红色心理剧项目,则提出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将剧情延伸至幼儿园公益展演,扩大辐射效应。现场既有对“跨学院协作”“新媒体工具运用”等亮点的肯定,也有对“活动覆盖面测算”“经费使用明细” 等细节的专业指导,为各项目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宝贵建议。根据流程,最终 25 个项目(A 类 5 个、B 类 15 个、C 类 5 个)将获立项。

4.png

随着答辩会落幕,所有“心点子”的光芒并未消散——它们既是起点,也是新的开始。当“艺术疗愈”的画笔、“红色剧本”的墨香、“手工劳作”的温度汇聚成校园心理育人的生动图景,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答辩,更是一次关于“成长”的集体探索:学生从“受助者”转变为“共创者”,心理健康教育从“单向输出”升级为“双向奔赴”。待这些项目落地生根,它们将化作春雨,滋养每一位重青学子的心灵土壤,而“心点子”的精神,也将随着《年度创新项目手册》的编制、心理健康节的成果展示,成为校园文化中持续发光的育人符号,让“一站式”学生社区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温暖港湾与心灵家园。

责任编辑:邱桂芳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 “心点子”校园创益项目答辩展示活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