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热议全国“两会”精神
全国“两会”于3月11日顺利闭幕。全国“两会”是观察中国发展的重要窗口,全校师生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师生们纷纷表示,全国两会传递了信心,进一步凝聚起砥砺奋进再出发的强大正能量,将更加信心满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东东表示,聆听了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倍感振奋、倍受鼓舞。政府工作报告把教育事业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提出“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这不仅为现代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明确了我们思政课教师的目标和责任。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教书育人使命,把全国“两会”精神融入日常思政课教学与研究之中,做有用的学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切实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城市建设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闫俊霞表示,在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未来产业”“放心消费行动”“投资中国”等热词频出。这些热词既为我们锚定了奋斗目标,也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从两会热词中“解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密码”,真心“置顶”服务学生的民生实事,把服务学生“关键小事”当作“民生大事”来办,用暖心服务回应青春期待,以奋进姿态凝聚青春力量,当好时代“大先生”,做好青春引路人。
城市建设工程学院智慧交通市政党支部书记倪建华表示,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让我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作为一名职业教育的耕拓者,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的重要意义,对新时代新征程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表示拥护和赞成。我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认真学习贯彻好全国两会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引导学生胸怀“国之大者”,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范文亚表示,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成为热门话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2024年重庆市政府报告中也提出,“实施职业教育提质领跑行动,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建设,支持组建产教联合体和产教融合共同体,高水平建设西部职教基地”。作为高校工作者,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主动适应高质量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主动投入新型产业、行业学院建设,深度融入学历继续教育“筑基工程”,为构建具有显著辨识度的学历继续教育和培训公共服务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远程教育党总支书记向宇表示,今年的政府报告充分肯定了2023年教育领域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提出了关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布置了2024年教育领域的全面工作。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国“两会”关于教育领域的规划,继续加强高质量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开展非学历教培训育辐射基层,稳步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我们要以“深化惠民有感,强化教育民生保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公共服务能力和重庆终身教育辨识度,大力推进重庆市终身学习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数字化赋能教育治理,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远程教育中心党支部书记卢跃生表示,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今年的“两会”意义深远而重大。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要创新办学体系机制,创新教育模式和内容。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职业教育、开放教育融合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培养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贡献力量。
终身教育中心党支部书记胡星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攻方向,具有很强的引领性和指导性。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任务。在工作中,我们要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终身职业发展需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质量提升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聚焦管理机制、队伍建设、平台资源、质量评价、品牌建设等方面,打造规范化、专业化、特色化、数字化的高质量非学历教育体系,增强社会服务供给能力,做更加完备、更加丰富、更加开放、更可持续的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建设的有力推动者。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彦儒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大力发展数字教育”“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弘扬教育家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等一系列内容,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为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高职教育工作者,应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价值取向,立足一线奋发有为。要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勤勉工作潜心育人,努力践行教育家精神,育崇高品德、储渊博学识、树创新理念,做好学生前行的筑梦者和引路人。
传媒与设计学院动画专业群党支部书记陈一颖表示,两会代表提出了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美育深度融合的提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美育深度融合,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更是以美育浸润学生、浸润教师、浸润学校,潜移默化彰显育人实效的有效途径。我们要进一步整合挖掘开发本土传统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美育建设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繁荣新时代精品文化建设。
会计与金融学院院长刘东辉表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要以广泛深刻的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紧扣“数字赋能”关键词,着力加快专业数字化升级改造,以服务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为导向,重构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数字赋能教育发展,在教学中充分应用和发挥现代数字教学载体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适配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支撑,以实际行动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
会计与金融学院辅导员钟金玲表示,全国“两会”提出的关于教育领域的政策和改革措施,为做好新时代辅导员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线辅导员,我将认真学习和研究全国“两会”中涉及会计、金融行业的政策走向,认真倾听学生声音,了解学生需求和困惑,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导,积极履行职责,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成长环境和发展机会,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郭小路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和就业工作者,我们将继续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牢记“一切工作为了学生”理念,以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为基础,组建团队,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升生涯规划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和择业观,促进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管理学院党总支智慧供应链党支部书记何跃,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强调,“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的核心命题,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势在必行”。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将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引,坚守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产业建设,持续打造智慧供应链专业群“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化、链条化”专业特色与优势,肩负人才支撑和技术赋能重要使命,惟实励新,戮力前行。
管理学院2021级工商企业管理三班班长冉瑞鹏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突出强调了信息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近年来,我国在数字中国、信息化建设等领域不断走深走实,这也为我们青年学子带来了诸多新的机遇。我们要迅速适应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新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将自身所学全面应用到具体生产实践之中,努力成为信息化建设潮流中的参与者、实践者、贡献者。
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21电气自动化技术1班团支书蔡常涛表示,全国两会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所提到的“建议探索数字化学习成果多元评价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大国”。袁雯校长所言让我颇有感触。进入大学以来,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让我深有体会。我的家庭环境相对困难,学校给予了我许多帮助,为我们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和各类资助,并悉心提供学业指导。入学以来,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多元数字化教学辅导,利用虚拟仿真实训室、数字资源教育平台打造数字交互空间,帮助我们更好掌握专业技能。这让我感受到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也让我们职业院校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会计与金融学院23大数据与会计1班周岩表示,在全国“两会”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孙景南代表对工匠精神的感悟——“何为‘匠’?就是在专业领域中对自己‘斤斤计较’,历经磨砺方能实现突破。”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是随着时代改变而新兴的专业,为此,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切实将“工匠精神”全面融入课程建设。这些课程不仅培养着我们的职业核心能力,更教会我们在专业领域里突破自我,努力成为国家需要的专业型技术技能人才。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精雕细琢、刻苦钻研,用工匠精神擦亮青年新时代奋斗底色。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