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星故事】优秀校友李先才:从“干中学 学中干”走出的国家级专家
人物档案:
李先才,1943年出生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1960年入读重庆煤校(现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964年毕业。虽然在学校只有短短四年的学生生活,但为他一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0多年,李先才从普通技术员到工程师,再到矿务局总工程师,在职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编写出版7本专著,先后获得10多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986年李先才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荣获1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被国家煤炭工业部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并被煤炭部聘请为煤炭工业部防治瓦斯专家组成员。
李先才校友与工小程合影
人如一杯茶,朴实甘醇,耐人寻味。
这是78岁的老人李先才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虽离开重庆工程职院60多年,但交流中李老依旧思路敏捷,严谨慎密。不仅能对学院求学经历娓娓道来,还能详尽介绍他曾经参与、攻克的各项工程技术难题,各类专业术语更是一字不漏信手拈来。看得出,李老对自己从事的专业研究充满一生的挚爱和热情。
“在校时,每学期各门学科都是满分,毕业时班主任老师给我的评语是‘异常优秀’。”李先才至今为自己在重庆工程职院的求学经历感到自豪。
第一次见到彩色的录取通知书
有很多年,李先才一直都保留着进学校时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在他的印象中那是一份彩色印刷的录取通知书,因为那个年代彩色印刷的很少见,在他心中显得尤其珍贵。
那个年代,李先才和大多数入读的同学感受一样,觉得学校的一切都很好,有标准的足球场、游泳池,明亮宽敞的教室,藏书众多的图书馆,硬件环境超出当时普通学校一大截。
李先才所经历的时期正是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次大跨越发展阶段。
1953—1960年,学院从北碚校区搬迁至上桥校区后,开始基本建设的第一次大跨越。8年间,学院先后投入335.65万元,建成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家属住宅、学生食堂、图书馆等,校舍建筑面积增至35150平方米,是北碚原校区的近10倍。
除了教学楼、办公楼之外,到1960年底,学院还先后建成理化、金工、力学、矿山机械、电工、地质、采煤等10个实验室和1座实习工厂,为师生提供了一流的硬件设施。
最让李先才兴奋的是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有从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工业学院毕业的老师,有的老师甚至会三国外语。单从重庆大学采矿专业毕业的也有5-6名教师。据校史记载,从1959年开始,全校教职工数突破400人,达419人,其中专任教师242人,占教职工总数的57.76%。可以说,当时的学院师资队伍齐整,汇集了煤炭工业领域的一流才俊。
“四年制中专”打下坚实专业基础
1960年,李先才入读重庆煤校矿井建筑专业三年制中专班。当学习进入第三年,临近毕业前,学校为夯实学生基本功,将三年制中专改为四年制,留下学生在校多学习一年基础知识。为此,李先才直到1964年6月才顺利毕业。
“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我们的学习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学校留下我们多学习一年,这是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李先才回忆,多读的那一年,对他后面职业的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在“延期毕业”的一年时间里,班主任老师加强了学生基本功训练,李先才漂亮、标准的书法体,就得益于那个阶段的学习。同时,学校给学生创造更多生产实习的机会,他们先后走进天府、松藻煤矿参加井下实习。
实习期间,老师和同学们同住一个寝室,和学生一起深入井下。李先才所学矿井建筑专业,经常去到现场观摩工人打风钻,安炮眼,爆破作业全程,最后还和工人师傅一起除渣,熟悉了整个井下工艺流程。
当时的学院非常强调“干中学,学中干”的教学氛围。
除了省内,学院还组织采煤、机电专业学生到省外的大同、淮南、开滦等煤矿或矿务局开展生产和毕业实习,使实习教学与各专业所学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专业技术的实践操作技能。
学院对实验教学工作高度重视,陆续建成的物理、化学、金工、力学、矿山机械等8个实验室,公共基础课实验全部开出,实验开出率达70%。学院实验室建设投入逐年增加,购进不少仪器设备,国产仿苏顿巴斯康拜因采煤机、KMN-1型截煤机、卧式压风机等一批矿山生产现场所使用的大型设备装备配备到实验室。
“要善于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李先才至今还记得老师的谆谆教导,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后面的路还需要自己去摸索、解决。
李先才回忆,有一次蒋德崇老师给同学们上的井下轨道平面设计知识,涉及到岔路口轨道铺设的计算、交叉点的计算,书本上没有或只是一笔带过,这大大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于是,他把学校的图书馆作为自己的第二个课堂,翻遍所有专业杂志,挡土墙理论、岩体力学……大量走进大学才要求掌握的知识,他都是在学校图书馆“泡”出来的。
李先才校友接受采访
攻克难倒专家的技术难题
终身学习的习惯,敢于质疑、敢于批判,不断钻研的精神……这些优秀品质,从学校开始到走进企业,伴随了李先才的一生。
1980年,国内权威学术杂志《煤矿安全》,连续四期发表了李先才关于均压通风的理论和应用,这是国内第一篇从理论到实践应用系统论证均压通风新技术的学术论文,对全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具有很高的实用指导价值。
“你在一线工作这么多,专家教授还没解决的问题被你解决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当时国内煤矿安全领域几个顶尖专家,在了解到李先才的突破后,专程登门造访,在了解他攻克难题的全过程后,纷纷对他竖起来大拇指。
均压通风的技术最早引进波兰,但国内对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未有完全吃透。李先才在浏览一次学术刊物中,发现某专家论文中对此技术的研究、判断与自己实际工作经验有出入,遂萌发了攻克这一难题的想法。
整整一年多时间,无数个不眠之夜,连吃饭睡觉都在思考,李先才全身心扑到此项目上,反复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计算和实践操作论证,均压通风的原理是什么?各个环节的具体参数该如何设定保证安全?……涉及到几千个数据,许多问题是高校教授、专家一直在研究而没有获得答案的,李先才经历艰苦的测算、严密的论证硬是拿下了。
终身学习、批判性思维、不惧权威,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李先才认为从学校开始养成的良好习惯和工作态度,促成他从普通技术员走上总工程师岗位,并在职业生涯中一步步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回顾在母校的学习生活,虽然只有短短四年时间,但李先才对教过的老师大都能叫出名字,每位老师从哪毕业,上课有什么特点,自己在老师引导下自学了哪些大学知识,他还能清晰地描述出来,可见在母校的学习生涯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职业发展。
70年了,与母校共同成长的李先才,至今怀揣一份对母校质朴的感情,一份对国家民族振兴的美好期望,激励他在曾经的岗位上不断发光发热,如同深埋地下的“乌金”,淡泊明志,默默无闻,一旦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奉献出自己毕生之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