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程学院“数”造未来:学生社区一体化升级新引擎
重庆工程学院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跟数字技术迭代与发展,全面深化“数字驱动+教育”改革,大力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有机融合,全时空,全方位,全周期,全功能高效率服务于学生社区,推进数智化学生社区建设提质增效,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一是“0盲区”智慧化服务覆盖学生社区。
充分发挥学校“信息技术+”学科专业优势,推进数智化学生社区建设,促进智能化技术与公寓管理的有机融合,实现全周期的学生智慧化管理与服务。建成覆盖全体学生公寓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智能门锁系统、智慧电控管理系统、智能热水系统;建设智慧安消一体化平台、智慧公寓信息发布平台;同时建设的还有IP广播系统、智能报修系统等系统平台等。系统平台的建设在管理上实现了进出公寓自动人脸识别开闸、违规操作自动报警、公寓晚未归数据自动推送、不下楼自主购电、即刷即用水、校园超市购物与食堂消费轻松一扫、消防自动检测预警、维修项目及时报备等功能,让服务于学生生活全周期的社区智慧化管理已成为现实。
二是“0缺位”协同育人共同体走进学生社区。
依托数字化云社区搭建家校共育模块,自动抓取学生在校成长发展数据,每学期末以点对点方式向家长发送电子信息 “致家长的一封信”1.8万余条,“学生成长喜报”500余份,实现辅导员与家长实时互联、常态化沟通,让家长及时知晓学生在校动态,携手助力学生成长。邀请学生家长走进校园参加“家校联动·同上一堂思政课”“心光·砺行”感恩教育活动,邀请心理学专家来校举办1000余名家长、师生齐参与的 “家长空中课堂”网络公开课,挖掘全国思政教育工作网等优秀社会教育资源,分5个模块建立校政社多方联动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形成“家校社”三维度协同育人共同体,深入学生一线,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三是“0距离”德育云服务登陆学生社区。
构建“云服务”育人平台,成立社区网络产品设计工作坊、微视频制作坊等网络思政工作坊,推送优秀传统文化产品、红色文化产品和重工文化产品100余项。开展网络“微”系列活动,如优秀寝室微访谈、“成长记忆”毕业微语录、“给四年后的你写封信”微愿望活动、网络道德微讲堂、“寓你同行”微专栏等活动,参与学生达1.2万人次。加强学校、二级学院、校团委等部门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联盟建设,壮大可控可用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形成立体化、交互性的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联动矩阵,着力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四是“0空挡”数据应用嵌入学生社区。
学校建有智慧校园管理中心、智慧教学服务中心、智慧物联控制中心、智能安防监控中心、智数分析决策中心等一体化的学生成长服务大数据平台。通过智慧物联控制平台这一“智能管家”,实现社区内各类设施设备的互联互通,出现异常能精准定位问题区域,方便维修人员迅速处理,避免对学生生活造成困扰。智能安防监控中心则是学生社区安全的“忠诚卫士”, 借助全覆盖校区的高清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全方位、无死角地监控社区各个区域。通过对监控画面的智能分析,联动消防、智能预警等模块,对异常现象及时触发警报,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为学生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作为社区“智慧大脑”的智数分析决策中心,收集学生在社区内的行为数据,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精准洞察学生需求与行为模式,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依据和决策分析,助力社区提高管理与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