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有约: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 品牌化建设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04-16 09:29:48 赵莹莹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指南》文件精神,重庆财经职业学院文旅康养学院自2024年起,匠心独运地推出了文旅有约学生社区服务品牌,将党建工作、思政教育、学业指导生活服务融为一体,打造党建引领+多维服务的社区育人新范式历经一年的深耕细作已成功举办主题活10余场,惠及学生1000余人次,建了全员参与、全程伴随、全域覆盖的育人格局,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一、聚焦党建引领,构建三位一体社区治理体系

学院秉持支部建在社区、服务直达一线的工作理念,构建“学院党总支统筹-国家样板党支部主导-社区特设党支部实施的三级联动机制。在社区服务站设置党员服务站将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结合社区服务共同开展,通过网格化管理+项目化运作模式,将党建工作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最小单元。

文旅有约——示范寝室创建活动中,通过学校《星级寝室评定标准》,开展党员寝室挂牌等特色活动,发挥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党员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实现全院70%寝室达到星级寝室标准。

二、强化党建赋能,打造文旅有约育人品牌矩阵

1.思政教育铸魂:结合学院国家样板党支部“四进”学习机制(进支部、进教研室、进课堂、进学生社区),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生社区生根发芽。通过搭建“小舞台”,汇聚“大能量”。在学生社区开展主题教育、学习交流、师生面对面等活动4次,营造党员服务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

2.学业帮扶强基:立足高职学生成长规律,构建师生联动+朋辈互学业支持网络。通过学霸零距离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遴选各专业优秀学生组建互助小组,定期开展学习方法分享、考证经验交流等活动,形成先进引领后进、携手共成长的良性循环。创新推出我与老师共读一本书活动,精选《文化苦旅》《旅游心理学》等行业经典著作,通过读书沙龙、章节精读、情景演绎等多元形式,将专业学习与人文素养培育深度融合。

3.生活服务暖心:结合国家样板党支部“暖心计划”,在社区开展夏日送清凉”“集体生日会等关爱活动,累计服务宿舍15间、贫困学生60余人次,通过生活上扶困、情感上扶爱、心理上扶志、学业上扶智,初步形成了“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工作模式

三、突出党建聚力,构建“四化协同”发展格局

1.文化浸润可视化创新打造四墙联动育人景观带,建成主题文化墙集群。非遗文化墙以匠心传承为主题,动态展示大漆、押花5项非遗技艺和师生非遗作品;心理健康文化墙设置心灵加油站”互动区域及留言箱;劳动教育文化墙开辟技能大师风采展等栏目,实时更新校企合作项目进展;清廉校园文化墙通过历史廉吏故事漫画、廉政知识普及等设计,让廉洁教育触手可及。

2.队伍建设专业化组建双导师工作团队,选聘32名专业教师担任学业导师和就业导师,定期深入社区开展学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咨询和辅导。同时,对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学院法治育人辅导员工作室定期驻点,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法治教育服务200人次社区原创的《“典”亮非遗青春》短视频获重庆市法治教育创新案例一等奖。

3.资源整合协同化设立“非遗传承党员服务站”,由文旅康养学院党员教师牵头,组建“非遗导师+学生骨干”双带头人队伍,将非遗项目挖掘、档案整理等工作纳入主题党日活动。师生党员团队深入城口县松柏村,历时3个月整理大漆技艺档案,形成10万字调研报告,孵化出“漆彩乡村”创新创业项目,带动当地150余名村民就业。这种“支部建在工坊里、党徽亮在传承中”的模式,为非遗传承注入了红色动力。

4.先锋引领常态构建党员带头骨干示范全员参与 的机制结合学院国家样板党支部的“三亮六服”和党员“四个联系”制度,做到主题党日进社区、志愿服务进社区,将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在社区活动中的表现纳入发展党员过程性考核指标,学生在社区表现纳入第二课堂学分,形成参与成长反馈激励的良性循环。

文旅有约(我与书记共读一本书).jpg

文旅有约(我与书记共读一本书).jpg



责任编辑:赵莹莹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指南》文件精神,重庆财经职业学院文旅康养学院自2024年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