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财学子“三下乡”:传承非遗文化 守护巴渝瑰宝——新媒体艺术学院暑期三下乡身边的“非遗”系列活动二
让古老的“非遗”以新生的形象传递新生,让民族的记忆焕发时代的光彩。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学生非遗保护意识,培养学生文化认同,7月13日,巴南区文化馆,我校校团委、新媒体艺术学院暑期三下乡“全新全艺”实践团携手走访巴南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和学习活动。
领略金龙神韵,振奋华夏精神—姜家龙舞
实践团的脚步来到了巴南姜家,一个家喻户晓的龙舞小镇。其舞龙历史可以溯源到三千多年前先民对龙图腾的崇拜。这里的“龙种”有近二十种,同学们在“姜家人”区级传人蒋老师和龙老师的带领下体验了舞“独龙”和“飘逸龙”之舞龙魅力,感受龙之奋发精神;随后大家在陈列馆探索了“龙骨”工艺,“一针一线”缝龙衣,“万里挑一”择竹篾,感受巴渝“非遗”匠心。接下来,“火龙”、“儒龙”等传统舞蹈形式将走进重财校园,传统龙舞与青年学子们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我们拭目以待!
非遗吹入人心,打出青春乐章—接龙吹打
接龙吹打品种多样,曲调丰富,作为巴南民间喜闻乐见的文化表演艺术形式,根植于厚实的民众基础,长盛不衰。实践团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唐家民间吹打乐班,唐佑伦师傅的带领下体会了高超的吹打技艺,在与民乐班的合奏中赞叹民族文化之瑰丽。
梆鼓齐声响,舞出乡村新面貌—小观梆鼓舞
接龙小观梆鼓舞源于巴南区接龙镇小观四合村,脱胎于腰骨,以竹梆为道具的民族舞蹈。实践团在传承人王老师的带领下,跳起了梆鼓舞,艺术来源于生活,其变化多样的节奏与表演者的交流配合让团员们感受到劳动者的智慧与喜悦,雅俗共赏,乡味浓郁。
此次“非遗”传承人寻访和“非遗”文化体验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了传统“非遗”技艺的魅力,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更加了解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对身边的“非遗“技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非遗”带动了当地乡村经济文化发展,辐射着周边地区建设。“非遗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新媒体艺术学院将结合专业特色和优势持续打造“党建引领·一院一镇街”品牌工作模式,积极探索巴南区各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让更多青年学子了解、走进、树立对家乡文化的自信心。
(供稿:新媒体艺术学院)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