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加强党性教育:国际学院“红炉计划·井冈山”专题研讨会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高质量开展党性教育学习,5月27日,国际学院召开了“用活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加强党性教育——红炉计划·井冈山”专题研讨总结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陈明海主持,院长李道亮作总结。校关工委副主任岳敏,校关工委副主任齐爱兰,国际学院关工委副主任、特邀组织员孟繁锡,党建指导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卢兆彤出席指导。校党委组织部干部张迪,校学生党建中心主任刘妍受邀出席会议。
研讨会前,参与“红炉计划·井冈山”的各小组成员已分别开展了以“继承先烈遗志,重上井冈山”、“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井冈山行中最触动你的一件事”为主题的专题研讨,深度挖掘井冈山革命历史中的精神财富,指导教师对同小组学生们的感悟体会和深刻思想予以肯定。此次研讨会聚焦于井冈山红色文化与党性教育的深度融合,旨在通过回顾与反思,深化对红色基因的理解与传承。
陈书逸、刘沐妍、梅楠、姜天麒、牛嘉靖、欧于萌分别发言
会上,6位参与活动的学生代表发言,分享了前往井冈山进行理论与实践学习后的心得体会。预备党员陈书逸表示聆听英雄事迹并体验红军生活,对党的早期奋斗史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体会。她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党员更应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将红色血脉融入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脉络中。学生党支部书记刘沐妍表示通过井冈山之旅,对“坚定执着追理想”的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重走红军路让她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同时,她认为作为农大国际学院的学生,应当要“自找苦吃”,扎根于乡土中国深处,担负起“解民生之多艰”的使命责任。
齐岩、李岩致辞
学院教工党支部齐岩、李岩作为代表发言。齐岩强调井冈山精神是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将其融入日常教学,培养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同时她认为应当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学习神山村发挥当地优势脱贫致富,并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李岩对挑扁担、走挑梁小路的活动安排印象颇深,领悟到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和百折不挠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她分享了自己对井冈山精神与现代教育融合的思考,作为党建教育工作者,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齐爱兰、岳敏、孟繁锡分别致辞
齐爱兰、岳敏、孟繁锡对此次研讨做出点评。齐爱兰表示,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为革命事迹“感动”,到对井冈山精神的深切“感想”,再到付诸于实践的“感奋”不断进步,将井冈山精神熔铸于心,成为内生动力。岳敏在研讨时对同学们真情实感、思想深刻的报告进行表扬,希望同学们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淬炼,结合实际深刻认识井冈山精神的伟大内涵。孟繁锡表示,井冈山之旅帮助同学提升党性修养,更加明确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的责任使命,同时他还表示看到同学们在“红炉”之中百炼成钢感到十分欣慰。
在听完红炉计划师生发言后,卢兆彤对“红炉计划”项目提出高度认可,认为学院活动设计全面、结构完整。她表示通过红炉计划的丰富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将思政课教学的理论知识融于个人成长,应持续深化“红炉计划”,使之成为学院党性教育的品牌项目,鼓励师生将学习心得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李道亮对研讨内容进行了点评与总结。他激励同学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要心中有理想,行动有力量。同时他勉励同学们学习井冈翠竹“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品质,在困难中磨练思想品格,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陈明海作专题研讨会总结。他强调“红炉计划”是行走的爱国主义课堂,学院将继续推动红色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强师生党性修养,确保红色血脉在新时代不断得到传承与弘扬,让每一名师生都能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下,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加本次专题研讨活动的还有学院党委组织员刘芮宁,学院师生党员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