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约,我校与浙江大学师生共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我们农大科技小院一脉相承,‘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作为农大学子,乡村振兴我们义不容辞。”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专硕研究生、内蒙古杭锦后旗科技小院郑林峰在我校与浙江大学联合举办的共学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活动中分享,“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欣喜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作为农科学子,我会将自己的所学投入到农业发展中去,把乡村振兴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作出贡献,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的号召。”
5月5日晚,我校与浙江大学举办“共学回信精神,贡献青春力量”共学重要回信精神活动,本次活动作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思政实践课程,第一时间将重要回信精神融入思政课堂。活动由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人文与发展学院承办,人发学院辅导员刘天航担任本次“新农·兴农”说品牌活动领航员。
2023年5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学校科技小院及科技小院学生给予充分肯定和殷殷嘱托,深切勉励同学们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两校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共学。浙江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葛柯吟以“赓续文脉追寻文化之光,扎根乡土笃行教育报国”为主题,介绍了大学生参与乡土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公益实践经验,将大学生的智慧与力量带入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我们将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同所有农大青年一道,切实践行“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使命”,正在四川省青神县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进行岗位实践的硕士研究生崔凯铖分享了其深入参与农村区域调研实践,服务乡村基层治理的心得。他就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情况、实践活动与成果、党建活动引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深入乡土的过程中,他对“解民生之多艰”的校训有了更深理解。
师生们通过共学重要回信精神,共议实践育人理念,共话乡村振兴事业发展,更加坚定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与信心。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自找苦吃”,积极走入乡村,走进基层,理论结合实际,才能将书本知识学深悟透,才能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乡村振兴。乡村为青年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是中国青年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好地方。浙江大学丹青学院团委书记郑玲玲表示,乡村振兴需要青年,青年更需要乡村这片沃土去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定会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为遵循,积极引导青年“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人发学院刘天航老师对活动做出总结。他表示本次联学机会非常难得,在活动中两院师生非常亲切,交流氛围非常感人。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和浙江大学的青年人汇聚一堂,学回信、谈感想、话未来、共度青年节,双方亲如一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谈到重要回信精神,刘老师表示回信中处处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深切关怀和殷殷期望,要将总书记的期望与要求融入到共青团事业的发展中,融入到学院人才培养的理念中,不断为学校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不断为乡村振兴事业输送优秀人才。
本次“共学回信精神,贡献青春力量”活动,不仅是跨越千里的青年之约,更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引领,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附 参会人员感想:
郭惠文 中国农业大学发展191 青马协会会长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体现了对我校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科技小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充分肯定。刚刚聆听了学长在基层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和社会服务,切实践行“解民生之多艰”的故事令我非常感动,我还了解到科技小院不仅仅是一种科研成果成功转化的方式,小院同学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受益良多。我还了解到其他科技小院的成员帮助农民种地、卖农产品、发展共享菜园帮助村集体增收几十万元,除此之外,在云南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同学们与老师、当地专家共同研究如何治理洱海流域面源污染,下雨天仍然去田间、溪水口取样,给村民上课,我觉得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地“什么是实事求是”“什么是联系群众”。结合自身的学习,我作为一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生,两位学长扎根基层一线为民服务的故事启发我要更加扎实地开展田野调查,获得一手数据,更好地为解决农民在发展项目管理方面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同时,身为青马协会会长,我们社团是一个以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时事热议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社团,在引领校园思政、学生党建等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此次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也给社团开展活动提供了指导,我将带领同学们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学习新思想的成果转化为深入基层、聆听农民心声、解决农民实际问题的切实行动,为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张世艳 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丹青学园兼职辅导员、农业发展专业硕士生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人才的培养,乡村振兴的方向就是我们青年的成长路径,更是党建引领的意义所在。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面对新时代农业强国建设的号召,作为农经学子,尤其是一名青年党员,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我认为有如下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方面要积极参与社会调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作为三农学子,我们要在田野调查中去认识三农,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土地上。另一方面要深入基层,通过基层挂职锻炼等方式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助力农业强国美好的明天。
张韧孜 中国农业大学传播212 青马协会组织部副部长
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农村工作和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青年一代的关爱。作为媒体传播系的学生,讲好乡村振兴的故事,传递真实、生动的中国形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两位学长的分享正是中国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让青春之花在祖国大地上绚丽绽放的生动写照,让我备受鼓舞。在参与过调研实践后,我感受到走进社会,走进生活的重要性,只有亲身去感受、去倾听,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理清媒介塑造的拟态环境影响,去认识到真正的中国社会和乡村图景。扎根田野乡村,走进村屯农家,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一个个饱含温情和诉求的个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现并解决社会问题。在广袤的乡村振兴舞台上,我们每一个学子都大有可为。乡村振兴,其道大光!
杨思琦 浙江大学丹青学园分团委兼职学生副书记、丹青学园学生主席团成员
郑林峰学长和崔凯城学长在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鼓舞与勉励下,学习领悟“自找苦吃”的精神,将热腾腾的青年热血与青年力量播撒于祖国大地。本次青年联学活动使我们积累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的经验,也将鼓励我们不断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将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发挥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力量。
甘婷 中国农业大学人发学院发展202 分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封回信饱含对我们青年学子的殷切嘱托和亲切关照,作为农科学子,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封重要回信催人奋进、令我倍感振奋,坚定了我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封回信也给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方面要志存高远,“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身为农大人、发展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将是我未来用己所学投身乡村振兴和三农发展事业之中的理想信念,我会努力以实际行动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贡献青春力量;另一方面要脚踏实地,厚植爱农情怀的同时还需全面练就兴农本领,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更好在乡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发光发热,同时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将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也通过实践提升认识,努力成为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乡村振兴,大有可为,我们一起努力!
葛柯吟 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丹青学园第九期“卓越计划”成员
作为一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运用专业所学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在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条件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的征程。在2021年11月和2022年7月,我跟着专业老师多次前往浙江上虞和嘉善的农村进行农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正是在这些走进乡村、开展调研的旅程中,我产生了许多对乡村建设新的认知和理解,比如建构农村的被征地低龄老年人就业途径等。经过本次联学活动,我深感在乡村这片土地上青年人大有可为,而我们更应走进乡村,不怕苦、不怕累,扎根在乡土,才能有所感、有所获,才能在乡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发挥青年力量。
许瀚月 浙江大学丹青学园理科试验班2208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五一期间,我前往安吉孝丰镇溪南村开展了实地调研,深刻认识到推动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也意识到新一代青年需要走进乡村深处,为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带来创意、活力和生机。而本次联学活动也令我感悟颇多,让我认识到走出象牙塔,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深入了解基层群众情况和乡村振兴现状,这是当代中国青年的责任和担当,也是我们践行时代使命的应有之义。
赵晨熙 中国农业大学传播212 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听了科技小院学长的介绍,谈到他自己在科技小院为当地奶牛场处理粪污的故事和自身的心路历程,我想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提到的“自找苦吃”的真实写照。但我们这种“自找苦吃”,不是被动地吃苦,而是在困难中主动地调整心态、磨练意志;我们也不是盲目地吃苦,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人要多接触社会,要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才能得到知识的“干货”。而我们科技小院的同学在实践中密切联系群众,在艰苦环境中、在奋斗之中提升了自己。我国是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农业发展之路注定不平凡。当前,中国乡村已经为青年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中国乡村是中国青年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好地方,作为农大学子,我们更要做扎根广袤田野、练就兴农本领的新时代好青年。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