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科教融合优势 强化第二课堂科研育人成效
一、 工作思路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提出,“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十大’育人体系。”其中“科研育人”聚焦培养师生理想追求、科学精神、进取意识和科研作风。
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依托中国科学院雄厚的科研力量,致力于培养追求科学梦想、献身科学事业的未来科技领军人才。在扎实做好第一课堂课程教学和科研训练的基础上,本科部团委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着力强化第二课堂建设,围绕“激发科研兴趣、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科研素养、增强科研能力”的目标,有效整合科教融合模式下丰富的育人资源,将共青团工作与科研育人工作有机结合,多措并举,助力具有家国情怀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二、 主要做法
(一)强化思想价值引领
“两弹一星”精神是国科大文化的历史根基和精神脉络,本科部团委始终将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作为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核心,通过高质量开展主题团日、专题学习、老科学家进校园、科研院所参观等活动,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刻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历史,深刻领会科学家精神内涵,进一步坚定科技报国理想信念。
(二)搭建科研能力拓展平台
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积极为学生搭建学术、科研、竞赛、科普、交流平台,逐步形成一批常态化的品牌活动。同时鼓励并支持优秀学生到中国科学院各相关研究所开展前沿科研实践项目研究,深入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相关重点实验室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助力学生全面提升科研能力,不断拓展视野。
(三)加强科研育人组织建设
为进一步做好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工作,本科部团委单独设置科创部,且均为国科大在校本科生,在本科部团委的指导下全面负责本科生日常科创类活动的组织、实施及评价工作。同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方面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从人员梯队、专业结构、科研素质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为更好地服务同学提供组织保障。
三、 实施效果
(一)学生科技报国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
本科部团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开展各类主题团日、专题学习活动,通过常态化、规范化的专题学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同时,立足科教融合优势,充分挖掘育人资源,组织学生前往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参观重点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邀请老科学家进校园等形式,让学生深入学习科学家精神。例如,利用暑期集中组织本科生前往中国科学院在全国的科研单位开展实践活动,与一线科学家“零距离”交流,实地感受科研报国的精神。此外,本科部团委加强“两弹一星”精神主题宣传,其中本科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戈壁滩上的守候》,荣获国科大首届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话剧大赛二等奖。
聆听老科学家郭红锋老师讲述《南仁东及建造中国天眼的故事》
“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 勇担使命做新时代青年”学生骨干培训.png
“传承科学家精神”2023级新生主题团日活动.jpg
本科生作品《戈壁滩上的守候》荣获首届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话剧大赛二等奖.jpg
(二)搭建多样化本科生学术交流能力与科研素养提升平台
2024年3月,国科大本科部团委联合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和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书院举办首届本科生校际学术论坛,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大力支持本科生深入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相关重点实验室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如2020级学生段晓丰申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启研”计划本科生项目,开展晶圆级异质集成工艺及制作研究,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参与解决“卡脖子”问题相关研究。积极支持鼓励本科生参与科创竞赛,例如邀请北京十余所兄弟高校成功举办2024年“校际百科知识竞赛”,并获得二等奖。广泛开展科普志愿活动,截至2024年,在国科大“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中,本科生走进北京市中小学开展750余场次科普教学,覆盖北京市中小学生30000余人次。同时成立百度百科词条工作小组,在2024年认领词条160余条,上线50余条,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服务社会的公益活动中。每年5月持续承办学校“公众科学日”活动,面向社会广泛开展科科学知识普及活动。打造“科技开放日”品牌活动,截至2024年开展14场共800余人次参加,带领学生走进百度、腾讯、字节跳动等高科技公司一线,与“流浪地球”制片组开展圆桌论坛。通过以上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对科技竞争的激烈态势以及前沿领域的认识,拓展发展视野。
本科部团委主办2024年度本科生校际学术论坛.jpg
本科部团委承办学校2024年度“公众科学日”活动.jpg
科技开放日-“流浪地球”制片组圆桌论坛.jpg
科技开放日-百度科技行.jpg
(三)共青团组织服务科研育人的机制进一步完善
本科部团委设有科创部,并在团委委员中任命科创委员专职负责科研育人相关工作,同时明确基层团支部的科技创新工作职能,在本科部团委内部形成完整的科创工作闭环。此外,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流程,形成规范的活动策划、实施及评价机制,并建立专门的工作群以更高效地解决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本科部团委将坚持以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为重点,持续强化思想价值引领,帮助学生进一步坚定科技报国志向。同时,不断发挥共青团组织的重要作用,推进第二课堂建设,巩固科研育人成效。此外,还将立足科教融合优势,重点聚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