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自主试点单位 > 扬州大学

扬大菡香学生社区|新传学院三元融合,共筑浸润式文化建设育人体系

发布时间:2025-04-25 13:26:37 新传学院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特色化发展的根基,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更是“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核心载体。为此,我院创新打造三元融合,共筑浸润式文化建设育人体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通过“空间赋能-活动助力-先锋引领”三维模式进行文化建设,使文化建设真正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场景。

一、空间叙事,专业赋能

立足专业特色,我院在宿舍区精心打造了集办学特色和专业科创作品于一体的专业创意展区,通过特色板块全方位展现学院专业文化风采。在宿舍一楼入口处,设置学院特色展示墙,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传播学院“胸怀远大,脚踏实地,精通技艺,传播真理”的办学理念。学生作品展区划分为摄影作品区、平面设计区、影视创作区等六个主题展区,分布在不同的楼层,展出近100件学生优秀作品。同时,学院充分发挥K12-AI教育应用实训室、创客教育实训室、VR技术及应用实训室等特色实验室的资源优势,定期将实验室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展区内容,如AI教育应用案例、VR创意作品等,实现教学成果的可视化呈现。宣传橱窗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会围绕重大时间节点和主题活动,定期更新展示内容,通过图文展板、互动游戏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除此以外,为不断拓展网络文化空间,学院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定期推送动态信息,包括赛事成果的更新、特色活动的预告等。通过富有创意的文案和精美的排版,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和互动。

11.png

学院专业文化风采展示照片

二、创意活动,成长同行

为持续营造文明、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思想与文化、情感与意志、道德与品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学院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聚焦学生心理成长,学院开展了“电箱疗愈计划”活动,以艺术创作为媒介,鼓励学生用画笔进行解压创作,以“疗愈”为主题,在宿舍区电箱表面进行绘画,用色彩和创意装点日常生活空间,将原本单调的电箱变成充满生机的校园艺术品。聚焦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学院组织了“旧物赋新韵”的变废为宝活动,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身边的废旧与闲置物品进行创意设计。通过旧物改造竞赛形式,提升学生资源再利用意识,引导同学们关注环保、践行绿色生活理念。聚焦学生安全防诈意识,学院组织了“警惕电信诈骗,筑梦文明宿舍”活动,统一组织学生到荷花池校区VR体验馆参观学习,巩固提升学生防诈意识,对电信诈骗建立更加完整的认知。同时构建多维安全教育矩阵,持续开展涵盖消防安全、网络安全、财产安全、公寓安全等专题的系列讲座,全面提升学生安全素养,着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生态圈。

图片1.png

“电箱疗愈计划”活动照片

三、先锋领航,育见未来

在空间文化改造与特色活动深度融合的推动下,以“先锋引领”为支点,创新性打造“朋辈引航”互助成长模式。一方面,聚焦党员先锋,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宿舍并配套党员专属标识,让优秀党员亮身份、做表率、树形象,营造党员带头、示范先行的浓厚氛围;同步实施党员先锋领航计划,以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推动党员先锋在思想引领学业指导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聚焦学习先锋借助“我的成长故事会专栏,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优秀学子在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生动故事让榜样的力量可感可知;依托每月举办的“学术下午茶”搭建专业交流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经验共享与思维碰撞,构建起比学赶超的良性互动氛围。通过党员先锋与学习先锋的双向发力,我院实现了榜样示范多元辐射,不仅让优秀学生的成长轨迹变得清晰可循,更构建了一个持续互动的学习共同体,让每位同学都能找到前行的方向和动力。

图片2.png

优秀学生风采展照片

通过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校园已逐步成为集思想引领、专业成长与心灵滋养于一体的育人综合体。学生们在充满艺术气息的环境中自发开展学术研讨、创意碰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生态圈”。这一创新实践不仅重塑了传统校园空间的教育功能,更探索出一条将专业特色与育人目标深度融合的文化建设新路径。

责任编辑:扬州大学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特色化发展的根基,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更是“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核心载体。为此,我院创新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