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自主试点单位 > 扬州大学

扬大朗月学生社区|电能学院“聚电赋能·知行未来”——“一站式”社区职业生涯教育“三阶四维”贯通式实践

发布时间:2025-04-25 11:18:05 电能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一、建设背景:立足需求,锚定生涯教育新方向

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紧扣学生成长需求,坚持以培养新时期电能人才为核心,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院的重点工作,面向不同年级学生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学院坚决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扬州大学三全育人工作要求聚焦工科学生职业发展痛点,将职业生涯教育深度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着力打造“聚电赋能·知行未来”——“一站式”社区职业生涯教育“三阶四维”贯通式实践。

图1 青春启航·“校长与我话未来”主题班会活动.jpg

图1 青春启航·“校长与我话未来”主题班会活动

二、特色做法:构建三阶四维生涯教育生态圈

一)三阶递进全程化指导体系

1.启航阶段(大一):认知唤醒

开展引航校友论坛计划,推进学生自我认知指导。邀请杰出校友返校与开展学术交流研讨活动,以座谈会、科技产业参观、云连线、岗位体验会等生动形式,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通过校友返校说”“心理团辅等主题讲座和活动,引导学生探寻自我特色、情绪管理、目标规划与时间管理。开展职业生涯自我认知等专题讲座,利用专业测试工具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评价与愿景规划

图2 杰出校友进校园.JPG

图2 杰出校友进校园

2.成长阶段(大二-大三):技能赋能

通过打造 知行未来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广泛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活动。举办创客嘉年华双创活动、知行大讲堂学术沙龙、知行未来专业学科竞赛、工科+100、电能科技文化节等活动,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让专业价值深植于心。在社区开设简历门诊”,依托“知行未来”生涯工作室,以实体化职业发展支持中心为功能定位,聚焦个性化咨询与实战化训练,积极开展“六个一”生涯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进行能力、兴趣、价值观、性格等方面的探索。

图3 简历门诊.jpg

图3 简历门诊

3.冲刺阶段(大四):实战对接

根据大四学生个性化需求进行分类指导,重点推出体验一次企业实习、开展一次模拟面试、制作一份求职简历、掌握一门社交礼仪等进阶性生涯教育与服务,以限额限量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颁发求职小达人专项奖励,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前了解企业和社会对学生的需求,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和高级工程师入校开展职业生涯主题公开课,帮助实现学生的精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图4 企业家公开课.jpg

图4 企业家公开课

(二)四维协同资源整合平台

1.学生:自主赋能,生涯启锚。引导学生培养与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一是借助生涯自主测评系统,辅助学生自我探索;二是建立朋辈互助小组,由专业内高年级学生组织求职经验工作坊”“考研/留学沙龙等。

2.教师:深耕专业,匠心领航。一是用好专业教师队伍。引导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嵌入职业素养模块(如工程伦理、团队协作、行业前沿等),提升学生专业认知度。二是用好班主任队伍。修订《扬州大学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班主任工作条例》,聘任班主任为班级学生生涯导师,制定个性化成长档案。三是用好辅导员队伍。面向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3.家庭:家校筑基,认知深耕。家校协同引导职业认知。一是开设家长职业课堂,通过线上直播普及行业趋势,引导家长理性规划子女职业方向。二是开展线上、线下家长代表会议针对准毕业生职业抉择、学业干预、亲子关系等内容进行家校会商。三是建立家庭职业档案,形成职业体验机会库,帮助学生了解多元职业生态,拓宽职业认知边界

4.社会力量:产教破界,资源互通。学院始终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基础,不断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推动暑期社会实践+学期项目实习常态化开展,深化学生工程教育实习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建立由企业高管、技术骨干组成的导师团队,开展行业讲座与模拟面试等活动为实现学生的高质量以及充分就业做保障。

二、实施成效:数据赋能,成果显著

2021年学院获评扬州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示范学院,2022年学院获评扬州大学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先后与20余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在苏、皖、黔等省份建立长期专业实践基地,聘请校外人力资源经理、高级工程师60余人作为职业生涯教育导师,进一步加强了对育人、科创、就业工作的指导。

我院现有知行未来网络工作室、牛津团、创益空间等工作平台,为进一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团队围绕“职业生涯与就业创业”“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向获得省级立项2项,校级立项5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TTT高校职业规划教学与辅导师4人,SYB创业培训讲师2人,培养了一批就业创业技术骨干。

2019年至今学院共有12人入选江苏省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4个班级班获江苏省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在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等竞赛中获特等奖,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国赛一等奖,获创青春、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国省级奖项300多项。

三、结语

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依托,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育人全程,实现了从“单一服务”向“生态赋能”的跨越。未来,学院将继续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工科生涯教育品牌,为培养“大国工匠”注入新动能!


责任编辑:扬州大学
扬大朗月学生社区|电能学院“聚电赋能·知行未来”——“一站式”社区职业生涯教育“三阶四维”贯通式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