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大文汇学生社区|生物“星“计划——”青蓝实验室”漫游行动
为帮助本科生搭建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增进他们对专业科研的认知,培养科研兴趣,促进学术传承。我院于3月22日开展生物“星”计划——“青蓝实验室”漫游行动。本次活动由研究生党团班牵头举办,由各党团班班长与课题组人员联系,确定可参观时间、讲解研究生名单及研究方向介绍资料。
第一站,同学们来到了江苏省人兽共患病学重点实验室,分为两组,依次由刘钧博士、王雪硕士带队参观。刘钧为大家介绍了常见的仪器设备、实验技术,并提醒同学们在做实验前需要认真掌握实验原理。王雪则为本科生们讲解了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她指出实验室围绕重要人兽共患病原流行规律、传播特征、遗传演化、感染致病机制以及综合防控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展系统研究。
第二站,本科生们来到了陈云老师课题组。由章娅妮、严鑫垚、廖章君、刘铭铖四位硕士研究生分别为大家进行讲解。其中,刘铭铖围绕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以及如何联系导师提前进入实验室学习等话题展开分享,同学们听完后感慨颇深。章娅妮着重强调了实验室安全问题。她指出,实验室每天都需要打扫卫生,做实验时要做好防护措施,为自己的生命健康考虑。
第三站,大家来到了王仕楷老师课题组。由黄帅丽、吴佳源两位硕士研究生为大家展开讲解。黄帅丽向大家分享了课题组研究的对象:微藻生物。她带着大家参观了微藻生物的生长环境,并指出实验室聚焦微藻碳源代谢网络解析与调控机制研究。吴佳源特别指出课题组内科研氛围浓厚,同门之间相处融洽。最后他们热情地欢迎各位本科生来到他们实验室进行科研学习,成为他们课题组的一员。
第四站,本科生们来到了21号楼,分别参观了胡学运老师课题组以及微格教室。朱宣、王慧两位硕士研究生带领本科生们参观了实验室,向同学们介绍了胡学运老师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质体(叶绿体和淀粉体)发育、马铃薯块茎生长与发育。常雅静和朱子然两位硕士研究生在微格教室为大家讲解了师范生备课录课的过程,并且两位硕士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向同学们讲述了报考研究生时选择学科教学方向的理由。
最后一站,同学们来到了41号楼,由周丹、杨梦蝶两位硕士研究生带领大家参观了生物物理课题组,并介绍了实验室常用到的仪器设备。两位硕士向同学们介绍了该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包括生物科学和技术中同位素示踪方法的建立,在作物(水稻、玉米、白菜)中农药的吸收与分配,农用化学品和环境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等。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参观意义非凡,大学四年要提前做好规划,明确学习方向,不虚度光阴。同时,他们表示要主动去联系导师提前进行科研学习,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做到知行合一。实地参观实验室有助于本科生提前感受科研氛围,激发学习热情,明确学习目标。本次活动搭建了研本沟通的桥梁,让科研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