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大朗月学生社区|红色讲解团进社区宣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遵义会议——作为长征途中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它的贡献将永载史册,它的精神将永放光芒。九十载风雨兼程,九十年精神永驻。正值遵义会议召开90年之际,为更好传承遵义会议精神,扬州大学商学院红色讲解团遵义精神宣讲团于3月15日来到扬州市龙头关社区,在旌忠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青春启航,点亮长征路上的遵义之光”宣讲活动。
PART.01寻根溯源: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爬雪山,过草地,天上敌机轰炸,地上重兵围堵”宣讲员王雨梦引人入胜的讲解让孩子们了解到了长征环境的艰苦,体会到了革命战士的艰辛与不易。通过讲述三位女红军与徐解秀“半条被子”的故事,也让孩子们对长征时期红军与百姓之间的军民鱼水情有了更真切的理解。
长征路上的遵义之光
活动中,宣讲员许思研和张雨涵还为孩子们详细介绍了遵义会议的内容以及其对中国革命事业的产生的巨大影响,深度解读了遵义会议的革命精神。这不仅增加了孩子们对遵义会议的了解,更启发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团结协作!
PART.02多维互动:让红色历史“活”起来
01历史场景再现
为打破传统宣讲的单一模式,活动精心设计了多个互动环节。宣讲员许思研以生动的语言还原了遵义会议的细节:“毛泽东等领导人围坐桌前,激烈讨论战术方针,这场会议不仅纠正了错误路线,更让红军重燃希望。”配合着遵义会址的实景视频,灰白小楼与象征胜利的“V形老槐树”跃然眼前,历史场景的再现令听众仿佛置身现场。
02问答环节
在问答环节,“遵义会议的召开时间”“会议核心精神”等问题引发抢答热潮,答对者获赠定制红色书签。随后,学生们在便利贴上写下感悟:“半条被子的故事让我明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血脉相连”“面对困境,我们也要像先辈一样实事求是、团结向前”。这些真挚的文字被拼贴成“精神之树”,成为活动现场最动人的风景。
03手工环节
手工环节则将活动推向高潮。学生们在指导下制作“五角星钉子画”,用金线缠绕出闪耀的红星,寓意传承红色信仰。“每一颗钉子都像革命先辈的坚定脚步,串联起今天的幸福生活。”参与者小李展示作品时说道。活动尾声,全体齐诵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诗句响彻会场,激荡起青年心中的热血。
PART.03薪火相传:红色种子扎根青春心田
“这场活动不是简单的历史回顾,而是一场青春与信仰的双向奔赴。”活动负责人诸悦在活动最后呼吁,“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遵义会议精神已在大家心中种下红色的种子。期待未来,这颗种子能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祖国发展的栋梁之材。或许有一天,同学们也会像我们一样,站在这个课堂上,传承红色精神,弘扬红色文化!”
PART.04结 语
九十年前,遵义会议照亮了长征的暗夜;九十年后,红色精神仍在指引青年前行。扬州大学红色讲解团以创新形式激活历史记忆,让遵义会议精神穿越时空,在青春血脉中澎湃不息。正如那棵历经风雨仍傲然挺立的“胜利树”,红色基因的种子已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终将长成支撑民族复兴的参天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