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扬大文汇学生社区|“3.15”来了!扬大法学院学子为同学送上避“诈”指南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5-03-18 09:14:47 明玉花 周虹先 陈云 赵英初

临近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扬州大学音乐学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防诈普法讲座,特邀法学院“普法宣讲团”的学生开讲。他们用真实案例解码诈骗套路,为现场60余名音乐生上了一堂“听得懂、记得住”的防骗课。

11.png

“你们认识他吗?”,大屏幕上突然跳出热播剧《新生》中费可的邪魅笑容,台下瞬间炸开锅,“这是一个大骗子”“金融圈‘芳心纵火犯’”同学激动地讨论道。李东升同学顺势抛出灵魂拷问:“如果费可让你投资,你投吗?”同学们异口同声,自信摇头“不投!”。

代入上帝视角,影视剧中的诈骗手段让人一目了然,但当现实帷幕落下,精心伪装的诈骗陷阱则是暗箭难防。李东升同学借助实景演绎、诙谐讲解、影视节选三重视听冲击,层层剥开了网络诈骗三大“毒瘤”的伪装面纱。当“杀猪盘”的情感围猎、“老鼠仓”的资本暗流、“帮信罪”的无知陷阱次第现形,满座学子已悄然屏息,在层层悬念中渐入认知佳境。讲到症结之处,他直指当前大学生容易陷入诈骗陷阱的原因,揭露了其信息迷雾下认知缺陷的深层病灶,并提供了相对应的解决之策。

22.png


“你觉得诈骗离你很远吗?”陈欣同学的犀利询问再度敲响学生们的警钟。她聚焦大学生最常遭遇的四大骗局——兼职诈骗、刷单陷阱、退款套路、考公骗术。通过具体案例再现、诈骗金额强调、诱骗套路拆解,将每种套路的“诱饵-陷阱-收网”三环节清晰曝光。总而言之,口令在心:兼职要合同、刷单都是坑、退款找官网、保过别轻信。

33.png

真正的法治教育,绝非刻板地灌输条文,而是要引导年轻人从一个个真实案例中获得启发,在内心自觉筑起抵御风险的坚固 “堡垒”。


责任编辑:朱彤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扬大文汇学生社区|“3.15”来了!扬大法学院学子为同学送上避“诈”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