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逐梦沃野的最美“问稻者”

来源:江苏教育报 发布时间:2023-09-22 18:38:25

初秋时分,稻谷泛金。在位于泗洪县的张洪程院士创新试验基地里,一株株水稻茎秆强健、结实丰盈,一阵阵秋风吹过,稻浪滚滚、丰收在望。

9月初,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在前往北京参加2023全国“最美教师”颁奖典礼前,仍奔走在江苏多个水稻试验基地的田间地头,查看当季水稻的苗情长势。在他眼里,水稻生长的每一个细节都不容错过。“必须去田里看看才能放心”,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

48年初心不改,张洪程把学问做在田间地头,把研究成果送至千家万户,把“兴农种子”撒在祖国大地,在追逐丰产优质高效“水稻梦”的征途上无惧艰险、勇往直前。

勇立潮头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在广袤的田野上,植保无人机翱翔于蓝天,智能装备实时监测着水稻生长情况……走进位于扬州市广陵区沙头镇的院士创新试验基地,科技感十足,智能化、信息化应用随处可见。

作为农民的儿子,张洪程从小便深知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梦想着能用科学知识为农民“松绑”“减负”。于是,1975年大学毕业留校后,他便一头扎进了农业科学研究的“汪洋大海”,将目光瞄准农业轻简化研究。“在所有农事劳作中,插秧是最辛苦的,农民不仅需要忍受烈日酷暑和蚊虫叮咬,还要持续弯腰劳作,不到半天腰都快断了。”张洪程回忆早年参与田间劳作的经历感慨地说。

科技创新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产实践。一次,偶然在扬州田庄试验基地考察苗情时,张洪程敏锐地发现,部分根部漂起的秧苗竟也能自己生根,重新“站立”起来。受到这一现象启发,他大胆地提出,能否以直接抛撒秧苗代替传统弯腰插秧?

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刚30岁出头的张洪程主动牵头组建了“新型耕作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课题组,经过7年试验攻关,在国内率先完成水稻抛秧技术系统研究,阐明了抛秧稻生物学特性,揭示了高产形成规律,创立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项成果于1993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农民大多靠经验,缺少科学定量的数据基础和系统的栽培体系,很难获得高产和优质,效益自然上不去。”张洪程说。

于是他又转攻水稻丰产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应用研究。经过在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地的多年试验,他带领团队创建了“水稻丰产定量化栽培技术体系”,并先后在江苏姜堰、兴化创造了稻麦两熟制水稻亩产903公斤、937公斤的超高产纪录,其中兴化基地连续5年实现亩产超900公斤。2011年,该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多年来,张洪程从来不曾停歇,田里的水稻是他最惦记的事儿。2018年,他领衔完成的项目“多熟制地区水稻机插栽培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再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尽管已年过古稀,但张洪程依然昂首奋进在科技创新的前沿,带领团队打响了“水稻丰产优质高效协同栽培”“稻麦‘无人化’栽培”等一个又一个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创造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实用科研成果,不仅让亿万农民腰板“直起来”,也让“中国粮仓”满起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

步履不停当好增收致富“送经人”

“必须要在生产第一线,才能发现真问题,了解真需求。”

“农业要想取得成果,一定要实事求是,把工作做到极致。”

“只要身体允许,我绝不会停下脚步。”

采访中,张洪程用三句话总结了身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坚守与信念。

“在水稻生长关键时期,他会带着团队师生前往各个基地考察苗情,最赶的时候,一天跑5个县,我们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都有点吃不消。”团队成员、扬州大学水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副教授张海鹏说。

“8月1日至20日,他只在扬州待了4天,其余16天都在各个水稻基地间奔波,汽车行程表显示开了4900多公里。”常年伴随张洪程外出的司机赵飞龙说,“前几天,因为天气炎热加上劳累,张老师还中暑了。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没去医院,就在车上用温水冲了药,喝完又快速投入工作。”

“没有娱乐,全年无休”“除了看新闻联播,手机基本不上网”……同事们口中的这些细碎日常,是张洪程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写照。48年来,他不知道放弃了多少个双休日、节假日,奔走在农业技术推广的第一线,为农业生产“把脉问诊”,为农民致富“传经送宝”。身边的工作人员帮张洪程粗略算过,一年中,他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开展教学与指导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开展项目研究、组织科技攻关,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奔走在各地田间地头。

在随行物品中,张洪程常年带着一条薄棉被,披星戴月赶路时,用它来帮助补眠。汽车的角落里,这床沉默的薄棉被正是张洪程与“三农”事业羁绊一生的最好见证。

48年来,张洪程的足迹遍布苏、浙、皖、赣等10多个水稻主产省份。“十五”以来,他在江苏兴化、姜堰、泗洪、溧阳与江西上高等典型农区,组织“攻关试验—集成示范—协同推广”一体化运作,把技术环节制成模式图,通过田间地头的农民课堂、送“经”入户的技术指导,将农业新理论、新技术,转变为“手把手”的传授、“大白话”的讲解,最终都变成了农民口袋里的“实惠”。

田间逐梦培育乡村振兴“生力军”

“1.01365=37.78,而0.99365=0.0255,这就是一年中每天努力一点和每天偷懒一点的区别。”每年新生入学,张洪程都会为他们演算这个算式,希望广大学子坚定学农信心,不辜负每一寸光阴。

虽然科研工作繁忙,但张洪程始终以敬畏之心站好“三尺讲台”。任教48年,他从未缺席过一次学生课堂,用心为一届又一届农科学子传授真知。

在他看来,课堂教学要结合创新实践,教师授课要播撒智慧、充满激情。多年来,他上课从不需要扩音器,学生即使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也能清晰地听到每一字、每一句。理论知识渊博、嗓音高亢有力、讲授深入浅出、案例经典生动……一直以来,张洪程的课深受学生欢迎。

他热衷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推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主编《农业标准化概论》等多门专业课程教材……去年,由他领衔的“水稻丰产优质技术创新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作为学科带头人,张洪程深知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如何打造从课堂到田间的育人“全链条”,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是他潜心探索的实践课题。

多年来,他领衔创建了“课堂—实验室—基地—生产田”四位一体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带领学生在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建立了20多个创新试验基地,始终把“种好一片试验田、管好一方高产地”作为培养学生的“金标准”。在他的团队里,有的研究生一个人要管50多亩地的水稻,一年中有5个多月吃住在试验基地。

“尽管过程非常艰辛,但学生成长得快、获得感强。只有让学生走进田里,走到农民中间,走向农业生产一线,才能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张洪程说。数十年来,张洪程坚持把下田、下基地“蹲点”作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累计指导了140余名博硕士研究生。如今,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长为农业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管理服务一线的中坚力量,在各自的岗位上奋斗拼搏、建功立业。

“这是我身为教师的重要使命和最大幸福。”张洪程一边说一边笑起来,那些岁月在他脸上镌刻的痕迹,如同十月金黄的稻穗一般灿烂可爱。

四十八载青丝变白发,不变的是问“稻”的痴迷与执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与担当、服务三农的情怀与坚守。“沃野千里仓廪实,乡村振兴人才旺。”张洪程说这是他最大的心愿,也是他最想做好的事业。

C9730339BE099603DF996FC4F87_BF6ED54E_150FA1.png


责任编辑:任素梅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逐梦沃野的最美“问稻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