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香社区

以“典”育人,以“典”铸魂——杭州师范大学“泽地书院”典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发布时间:2024-01-31 15:49:00

一、项目介绍

杭州师范大学“泽地书院”近年来致力于打造学生社区阅读文化品牌,积极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中典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组织开展多种多样面向全校师生的文化活动。“泽地书院”坐落于学校博文苑3-4号楼一楼裙楼处,占地面积200余平。该项目品牌着力构建“一体两翼三支撑”的典读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一体” 是以“经典阅读”为主体,围绕经典书籍深挖传统文化育人价值;“两翼”是构建核心课程和实践平台相结合的育人共同体;“三支撑”是构建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实践基地等为支撑的 育人保障条件)。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多部门协同、多学院参与、 多环节贯通,惠及千万学子的育人品牌。

品牌项目牵头单位人文学院为全省高校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获得 2 个国家一流专业,15 门国家、省级一流课程,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高校样板党支部、省“三育人”先进集体等优秀团队和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最美辅导员、省师德楷模等一批先进典型。学院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以中国语言文学和历史学两大学科为依托,自 2008 年实施百篇经典必读书目工程以来,已经发展成为多部门协同、多学院参与、多环节贯通,惠及千万学子的育人品牌。

1.以经典阅读为主体,助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相统一。通过“教授荐书”“导师评书”“自主选书”,精选百本经典必读书目供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书目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社会学、法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领域,如《全球通史》《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社会契约论》《大教学论》等都纳入其中,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诉求,同时也紧扣师范综合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理念,整体上注重经典性、思想性、普适性、可拓展性。通过专家领学、集体研学、朋辈辅学,实现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相结合,目前已有 25 位资深教授、学者、作家,125 位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各界人士参与其中,辐射学生达 15 万;15 年来,百篇经典必读书目工程贯穿学生大学 4 年。学生生要围绕读百篇、写百篇、用百篇开展一系列的实践,学生在大学四年中要完成 36 篇读书笔记撰写,要至少参加一次读书笔试沙龙,至少参加一次班级研讨,至少参加一次“我爱记诗词”比赛,至少参加一次百篇经典必读书目工程研习;每位专业老师每年至少批阅一次班级读书笔记,参加一次本科生学术沙龙,指导学生一次竞赛。给每位学生聘任学术导师、研究生助理,点对点落实经典阅读成果的达成。

2.以核心课程为翼,助力领学研学辅学相统一。坚持通识教育课程与原著原典课程相结合,重点建设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原典、中西文化原典、各学科经典著作的原典导读课程群,推出了一批如《论语导读》《四大名著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原著研读》《传习录》《古代蒙学经典导读》《明清经典小说欣赏》《小说艺术解密》《老庄哲学思想解读》等经典课程;坚持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提出“悦读经典计划”修读要求,划分六个单元模块——“文学与艺术”“哲学与宗教”“经济与社会”“自然与生命”“全球化与领导力”“历史与文明”。线上导读与线下分享指导相结合。坚持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相结合,我校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小说艺术解密》、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纳入典读教育工程,除了线上的学习、测试之外,线下有导师引导分析经典作品的阅读方法,布置研讨主题和思考题。

3.以实践平台为翼,助力读书交流行走相统一。我校遵循“在现场”的场景设计,联合省青少年作家协会、省图书馆,引导学生以“读”带学习,以“看”带思考,以“听”带交流,以“荐”带分享,营造浓郁的“爱经典、学经典、知经典”的文化研读氛围。打造“校园读书节”“品读圆桌会”“名家校园行”“湖畔书友汇”“书评大赛”等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延展阅读的空间和手段,以第二课堂的“真实感、现场感、生活感”,形成对第一课堂二维“画面感”的有效补充和有力支撑,真正让读书感悟贴近生活,使情感与信仰、知识与能力、学术与创造有机融合;遵循“在路上”的认知方法,每年组织学生赴黔东南、建德、淳安等地,开展“100 个乡村的脱贫攻坚史”和“100 个街道的治理现代化之路”的“两个一百”田野课堂,实施“思行中国”思政实践、“知行中国”国情实践、“案例中国”学术实践“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引导大学生读懂社会这本“无字大书”;遵循“在心间”的情感路径,依托全国高校百强社团“流霞剧社”,将百篇必读书目搬上舞台,引导学生在自演自导中,感悟经典、领悟经典,感受经典魅力。发挥教育部校园文化品牌“‘北极星’诗歌朗诵活动”的文化辐射作用,用诵读拓展教育,展现百年接续奋斗、百年凯歌前行的动人场景,激励广大青年学子树立“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信念和追求。

4.以机制为支撑,助力培养考核奖励相统一。我校以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基地、宋韵文化研究中心等多个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学术基地和研究中心为依托,围绕“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学科与学术”深入开展学生学术创新评价体系改革,将“读史读经典”纳入学生课外实践教育二类学分制体系,设置2个必修学分。以贯穿教师和学生、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校内校外的三能合一的经典教育评价机制为依托,学生的课程学分、综合测评分、素质拓展学分,分别对应考核学生的知识深度、知识广度、综合素养三个方面,教师在百篇必读书目工程中的读写评系列工作,纳入教学业绩点和教师课外育人工作量,激发教师参与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建立完善阅读联盟、书香墨香校园等读书制度为依托,出台了《百篇必读书目工程实施方案》《“读书之星”评选细则》《“书香班级”评选细则》等一系列文件,集课程培养、实效考核、成果转化、奖励惩戒等配套机制于一体,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育人链条正在逐步行程。

二、已取得的成效

典读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已经成为我校联动学科专家、思政队伍和青年学子的重要纽带,是打通两个课堂、实现协同育人的成功范式。

该项目已成为我校学生读书时代的“集体记忆”,培养出了一批批以厉碧喜、郭正豪、张权、汤雨曦、张琪、陈小青等为代表的教坛新秀,30 余名以张经洪、袁逸颖、徐熠、陈雯雯为代表的青年学者,60 余名朱巍哲、王浩为代表的中小学校长,受到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的报道。

项目团队注重将实践成果与学术研究同步推进。与《西湖》杂志打造“联合课堂”,举办 35 期圆桌论坛读书会,持续发出前沿性学术声音,形成了全国知名品牌,开创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习方式的研究》选入国家级《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 2009-2014》,《多维文化视野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入选 2015 年度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实验和实践教学平台《文艺批评研究院》被评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思与力行:文史专业卓越教师的养成途径》被选入浙江省“十三五”师范生创新工程,《小说艺术解密》等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等多门课程被选入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实践本位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模式》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以项目为依托的《“多彩送教‘淳’滋味——浙江省淳安县助困助学”》获得 2022 年度浙江省福彩公益金资助,建设多个乡村、小学图书馆。5 年来,参与百篇必读书目工程的学生累计获国家级奖项 1789 人次,从百篇必读书目工程中走出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知名学校的学者、文艺批评家、全国优秀教师。出版了百篇必读书目工程系列成果 20 余册,形成了《浙江现代文学名家年谱丛书》、泽地文库等有社会影响力的学术著作。

我爱记诗词学术作品竞赛

“流霞剧社”将百篇必读书目搬上舞台


百年钱江潮”党史朗读大赛


杭师大校园读书节

责任编辑:蒋闰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