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浸润社区 阅读相伴成长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部署,进一步推动阅读活动深入开展,厦门大学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积极探索打造书香社区,引导激励广大青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提升学生阅读品味、坚定文化自信,全面提升学生社区育人水平。
一、党建铸魂,书香社区实现共建共享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补足缺位、穿针引线,号召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做全民阅读的表率,引导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将书香社区打造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沿阵地。一是共联共建推广阅读活动。充分利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时机,推动师生党支部深入学生社区开展“书香校园”相关主题党团日、共联共建等活动。学生工作部(处)第二党支部与厦门大学出版社第一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进社区,文化润心飘书香”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多次开展“书香校园”相关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发挥支部党员的业务优势,推动党建工作与培育时代新人深入融合,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二是原著原文感悟思想伟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求,不定期举办《共产党宣言》读书会、《习近平著作选读》分享会、“诵读指导进社区”活动及通识教育讲座,实施师生共读行动。邀请厦门大学语言艺术学教授、教育部孔子新汉学计划首批博导王虹教授指导诵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在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引导学生党员,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三是鼓励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把读书和实践体验相结合,引导学生党员既读有字书、又读“无字书”,组建学生社区社会实践队,走出社区,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带领“红色寓站”实践队赴山西省晋城开展实践调研活动,活动中实践队认真聆听中国著名现代小说家赵树理的抗日故事,品味晋城古城背后厚重的历史文化,重温红色革命历史,铭记光辉革命历程。
学生工作部(处)第二党支部与厦门大学出版社第一党支部在学生社区开展“支部共建进社区,文化润心飘书香”结对共建活动
二、统筹资源,书香社区引领阅读风尚
通过在“一站式”学生社区设置阅读、交流、研讨等多功能的活动空间,同时融汇“四史”学习、校情校史、专业书籍等教育资源和文化元素,搭建书香气息浓重、红色文化飘扬、学科特色鲜明的阅读平台。一是配齐硬件设施。建设配有30余间阅览室、研讨室的“学习共享空间”,设置由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主办的“大学阅读·阅读大学”图书角,设置经济学科本科生党支部与厦大图书馆共建的“诚享书铺”阅读角、“一站式”学习共享空间党建图书角,满足学生多样化阅读学习、交流研讨的需求。二是加强氛围布置。在学生社区设置“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全民阅读日”等宣传横幅海报,通过“蓝海空间”“空天报国”“生命之光”楼廊文化,营造社区书香氛围;组织“书香经寓”主题比赛,鼓励创意布置宿舍、书桌、书柜,营造宿舍阅读氛围,让学生热爱读书。三是整合阅读资源。推动厦门大学出版社在学生社区举办图书捐赠仪式,捐赠900余册涵盖人文社科、中国传统文化、革命历史文化等图书;秉承“物尽其用,知识循环”的理念,推动学院举办“书香漂流,知识守候”等旧书回收活动,设立“旧书集市区”,为社区学生提供丰富阅读资源。
“一站式“学习共享空间“大学悦读·悦读大学”图书角
芙蓉五学生宿舍设置党建图书角
三、品牌塑造,书香社区培育文化生态
以“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活动为抓手,为师生搭建阅读交流互动平台,创新阅读形式,打造学生社区书香活动品牌,引导学生善于读书,把书读“活”。一是打造“浸润式”社区文化。结合不同时间节点,浸润式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通过“书香为伴,阅见未来——每周阅读分享会”“感悟党的二十大,共谱新华章——早起感悟分享”“风采厦寝,书香经寓”最美宿舍评选等丰富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发扬团结互助精神。二是提升阅读活动趣味性。聚焦学生兴趣点,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阅读活动,结合“感知中国”活动,在翔安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汉语角”活动,中外学生共聚一堂围读《雷雨》剧本,促进中外学生交流融合。开展“共读摩诘诗,纵情书画间”活动,将诗歌交流与书画教学相结合,邀请少数民族同学一起品味诗词,共同感受读书的乐趣。三是注重阅读活动高质量。开展高质量的阅读活动,通过“细嗅书香,风雅自来——21天每日阅读打卡活动”,鼓励学生每天阅读30分钟,通过打卡记录的方式记录读书心得。通过“师说·生语进社区,启航寓人新征程”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开展书评分享、阅读推荐等活动,鼓励学生在参与中愉悦地阅读并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心得,在思想与学习的碰撞中,提高知识素养。
“共读摩诘诗,纵情书画间”读书交流会在翔安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
学生社区举办《非暴力沟通》读书分享会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