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黎园:让阅读的种子在学生社区发芽
黎明职业大学历来重视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始终把增强大学生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作为社区文化建设首要目标。学校坚持把黎明精神作为指导书香社区建设的航向标,在全校共建黎图阅读驿站、名家工作室、古代书院、阅读舒压角、中特读书社等各类阅读点20个,将阅读的种子播满全校园;同时充分挖掘“朱子”“巴金”等校内特色文化资源,创新阅读推广方式,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让阅读的种子在学生社区生根发芽,开出新时代高职师生的文化自信之花。
黎园书香社区导图
一、开展研学实践,推行“朱子”经典荐读
开展“朱子家训诵读活动”“朱熹在泉州讲学的史迹寻访”研学实践活动,通过诵读“朱子家训”,实地探访黎大朱子文化园、九日山、雪峰寺、小山丛竹书院等朱熹遗迹,引导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堪大任”,感悟朱熹崇高的精神追求以及修齐治平的理想境界,感受泉州历史文化底蕴,涵养文化自信。研学实践活动社会反响良好,得到《今日头条》《泉州晚报》《东南早报》等媒体报道。
朱子文化研究所所长林长红带领师生诵读《朱子家训》
二、进行沉浸式体验,开展“巴金”经典荐读
“巴金与泉州的研学体验活动”由黎园共读、手绘地图比赛、研学旅行体验、情景朗诵节目等部分组成。在研学体验主题活动中,师生们在海丝文化集镇体验到巴金小说《电》中描写的头上插满红花、赤足挑担的蟳埔女形象;在巴金第一次来泉州住过的武庙(黎明高中旧址)开心地品尝其作品中多次提到的龙眼和神曲汁;参观巴金两次来泉州住过的厢房和作品中多次出现的两棵大榕树,体验其听过的南音;在顺济桥头参观巴金入泉必经之处,了解其散文《南国的梦》中描写的两次来泉州过桥的不同方式;在真武庙法江小学旧址,师生们模仿着巴金当年站立在“吞海”龟石上眺望大海,遐想散文《黑土》中描述的巴金看望平民小学师生的场景。活动得到《泉州晚报》《东南早报》、中新网、泉州网报道。
“巴金与泉州”研学活动
三、培育黎园阅读推广人,打造“图青文化”育人团队
图青文化育人团队,由10名图书馆青年教师组成,平均年龄34.6岁。团队成员多年奋战在文化育人实践一线,取得丰硕成果。一是文化育人彰显实效,指导学生获“全国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三等奖1项,获“第二届福建省大学生书评大赛”一、二、三等奖14项,获“福建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三等奖3项;二是文化育人案例获得同行好评,案例获中国高职图书馆发展论坛优秀案例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全国高职图书馆馆长论坛三等奖1项,获中国图书馆学会优秀案例三等奖2项;三是文化育人反思硕果累累,近5年,团队成员共主持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3项(其中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2项),文化育人实践论文获中国图书馆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篇,三等奖2篇;获全国高职高专图书馆分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3篇。
四、举办书香论坛活动,营造书香社区氛围
学校依托学生社区、图书馆、校团委多方共同合作,多年来开展读书沙龙、书香寝室、图书漂流等“书香论坛”系列活动,不断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其中,“书香寝室”先后以“品读经典--领略万象﹒点亮人生”“感受阅读魅力、展宿舍书香文化”“诗情书意与谁共、笑染韶华室友逢”“青春主角、成长力量”等不同主题,举办展示良好宿舍文化、彰显黎明学子风采的书香寝室评选活动,六年来受众人群累计达3000多人次。在书香寝室评选活动期间,老师们通过送书进寝室指导学生阅读与写作,并结合“致黎大、致青春”“读经典、悦人生”“感悟经典魅力—经典名著读后感”“我的红色记忆”“宏正气、扬青春”等主题开展征文活动,使得书香社区建设取得良好效果。
书香黎园——共度时光 读书沙龙
五、强化诵读精品,涵养学生爱国爱乡情怀
近年来,学校持续开展“方言·图书馆”创意短视频展示活动、“读中华经典 颂时代华章”诵读比赛选拔赛、朗朗读书声等活动,引领精品诵读,弘扬地方文化,涵养爱国爱乡情怀。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一项重要标签。“方言•图书馆”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等途径开展宣传,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积极参与。经专家小组研议,学生王媛潇、卓彬制作的《那年夏天》脱颖而出,并推送参与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办的“方言·图书馆”创意短视频展示活动,最终荣获“铜星作品”奖。该作品用方言尤溪话,向读者展现了我校图书馆的文脉传承、馆舍环境、文化育人成效和精彩缤纷的读者活动,充分挖掘“黎明文化”独特魅力,拉近读者与图书馆距离,引导读者更好地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方言·图书馆”创意短视频展示活动截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