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教育”社区育人实践团队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思源教育”社区育人实践团队依托学校16年以来一直坚守的“思源基金”资助育人载体,在学生社区探索多元协同育人模式。团队整合校内外思政、专业、校友及社会等丰富资源,搭建社区育人等具有明显校本印记的“小平台”载体,开发“精神激励课程”等具有针对性的“大思政”课程,探索形成了实效性较强的学生社区多元协同育人模式。
项目团队负责人是资深的学生工作负责人,有丰富的项目运作管理经验;团队成员包括有学校分院领导、有多年从事资助工作的一线公寓辅导员、社会组织和热心的校友,具有很强的项目策划能力、运作组织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能保证项目高质量地实施与推进。工作人员有保障。为确保项目的推进,校党委和相关部门整合资源,纳入学校整体工作。成立思源育人工作专班,由学校分管领导担任总负责,全面负责项目;由学工部长担任副组长、教务处、宣传部、创业学院、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等负责人,以及学生社区工作人员和二级学院资助辅导员组成工作团队。
一、制度体系建设
团队依托学校16年以来一直坚守的“思源基金”资助育人载体,探索多元协同社区育人模式。由校党委牵头成立“思源基金”育人领导小组,依据学校《章程》,制定《“思源基金”协同育人实施方案》和《“三全育人”工作量考核办法》,在全校推广实施,并协同校团委制发《“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管理办法》等标准,完善思政育人评价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社区育人等具有明显校本印记的“小平台”载体,开发“精神激励课程”等具有针对性的“大思政”课程,探索形成了实效性较强的“思源基金”多元协同育人模式。
二、平台载体拓展
1.开发实践育人平台。为每一位学生搭建实践育人基地,提供勤工俭学、技能提升、社会实践和素质拓展的实践育人项目,挖掘校内资助育人+专业提升、思政育人+素养提升系列实践育人校内外资源,真正实现发展型育人的内涵要求。
2.开发思政育人课程。一是依托发展型育人平台,打造精神激励课程。通过“思源基金”社区育人平台,将资助和反哺、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培养学生自强自立、乐于奉献、拼搏进取的精神。二是依托公益实践平台,打造能力拓展课程。通过公益实践平台,以培养职业素养为导向,以真实项目为载体,渗透工程素养和管理素养,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三是依托文化传承平台,打造道德浸润课程。“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通过文化传承系列平台,实施思源文化浸润教育,培养学生爱国守法、感恩诚信、团结友善的公民素养和完善人格。
3.认定成长学分。实施“人人有存折,班班有账户”。健全爱心积分制度,学生参与义务劳动、帮扶救贫、义工服务、捐赠物品、爱心购物、爱心捐款等公益活动折算成积分,拓展积分的使用途径和灵活管理,与教务处对接,落实五育并举要求,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与管理认定办法,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三、方法路径创新
团队依托“思源基金小平台”,开发三门“大思政”拓展课程。一是依托发展型资助平台,打造精神激励课程。通过“思源基金”社区育人平台,将资助和反哺、“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培养学生自强自立、乐于奉献、拼搏进取的精神。二是依托公益实践平台,打造能力拓展课程。通过公益实践平台,以培养职业素养为导向,以真实项目为载体,渗透工程素养和管理素养,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三是依托文化传承平台,打造道德浸润课程。“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通过文化传承系列平台,实施思源文化浸润教育,培养学生爱国守法、感恩诚信、团结友善的公民素养和完善人格。
四、长效机制建设
通过“思源基金”的“捐资—解困—扶志—成才—反哺—捐赠”运行,形成了“双向闭环”思政育人方式,激发了“思源基金”资助育人的内驱力。通过多方联动,整合校内外育人资源,拓展了“思源基金”的育人广度和深度:育人对象不仅涵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而且辐射到所有在校学生;除了激励学生在校期间自强自立、知恩感恩,还引导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努力拼搏反哺“思源基金”。通过“显性”平台与“隐性”课程的融合,建立起了阶段递进的“大思政”课程体系。
五、应用推广效果
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和同行认可,共有思源大学和思源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2100批次1.6万人次到校交流学习,成果被全国300余所院校采纳并推广应用。使用百度引擎以“思源基金”为关键词共搜索到30.4万条记录。国家、省市相关部门领导高度评价了“思源基金”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成效。《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环球慈善》等主流媒体和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等电视台对本成果进行了多次采访和专题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