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学院育人团队
浙江大学始终践行启真厚德的远大追求,在习坎示教中坚守育人匠心。从西迁途中师生朝夕相伴的导师制,到学园制背景下通识教育大类培养机制,从整合培养的教育理念,到“人格、素质、能力、知识”融合一体的教育特色。聚天下英才而育之,浙江大学将师生共进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努力践行“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良”要求,以至善至诚的远大抱负立德树人。
2008年,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学校全面推行本科生大类培养、通识教育改革,牵头成立全国第一所本科生院,下设求是学院,以学生社区为育人沃土,实行属地化管理。15年来,求是学院不仅是浙江大学开展本科生大类培养、通识教育改革的“示范田”,也是开展新生转型教育改革的“主战场”。
围绕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全校上下将学生社区育人工作作为共同的责任,求是学院管理服务核心团队共有教师36人,牵引近2000名教师参与到学生社区育人工作中。国家杰青、低温工程领域专家邱利民教师作为带头人,带领团队抓住浙江大学入选“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首批试点单位的重大机遇,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凝聚育人共识,汇聚大师大爱,落实立德树人首站责任,逐步推动教学与思政协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激活学生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探索基于学生社区的本科新生转型教育模式。
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要求的牵引下,浙江大学求是学院通过15年的实践,逐渐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浙大实际的基于社区的新生转型教育培养模式,即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以人格塑造为核心,推进素质提升、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为驱动力的教育理念,找准新生成长全链式的关键节点,以理想信念教育、学业适应、生涯发展为抓手,以一流学习型社区为载体,汇聚育人合力、强化资源保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社区建设提供了浙大模式、浙大方案。
一、团队建设经验
浙江大学求是学院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最重要的经验在于初步探索形成了“党建引领、全员汇聚、使命领航、文化浸润”的德育共同体。始终坚持以实现师生共进作为最重要的目标,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形成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1. 党建引领社区网格治理
将党建引领贯穿于社区育人全过程、各方面,团队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最鲜明的特色。强化社区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按照“求是学院党委-社区党支部-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寝室”建立“网格化”寝室责任区,将求是学院10个学生党支部打造成学生社区的坚强堡垒,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社区的治理优势和治理效能;院系党支部、职能部门党支部与社区学生党支部完成结对工作,实现党支部和团支部在学生社区全覆盖;以新生始业教育、新生军训为抓手,近年来,求是学院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比例逐年上升,稳定在70%以上。
2. 全员汇聚社区育人合力
推动各类育人资源向育人一线倾斜,学校干部教师全员践行“一线规则”,深入学生一线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构建“三层三圈”育人队伍,形成以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新生之友为核心层、以学长组、班团委、寝室长、宿管、入党积极分子为紧密层,以家长、校友、校外辅导员为合作层的全员育人体系,核心层育人队伍规模近2000人。通过园区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深化院园协同共商机制,促进专业院系与学园不断凝聚育人共识,共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高水平师资进驻学生社区,开展具有基础性、创新性、示范性的学生成长指导工作,启迪新知。
3. 使命领航社区研学氛围
在学生社区为学生开展有使命感的学习提供土壤,引导学生增强追求高深学问、探索未知世界、矢志报效祖国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构建多层次有梯度的学业指导队伍,在社区开展定期、分类、有针对性的课程答疑指导和科研学术活动,满足学生多样的学业进步需求;创办国内最早的本科学生专业节、生涯规划节,并依托“学生节”厚植新生奋斗信念;突出学习型社区的基础性、协同性特点,撬动和整合专业院系学科资源,帮助学生筑牢知识根基,夯实数理基础和人文底蕴,增强批判性思维,在探索未知世界中锤炼开物前民的创新能力。
4. 文化浸润社区育人环境
大力推进园区文化建设,打造集灵动性、现实性、主题性于一体的多元育人空间。依托浙大文化特色,在学生社区中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帮助学生全面认知学校的发展历程与文化底蕴,培育学生爱校荣校意识;建设社区党建学习直播间,使“实体课堂”与“网络课堂”有机结合,熔铸爱国之魂、激扬奋斗之志;打造系列主题文化空间,以社区治理强化主体性,依托基于学生社区的学生组织,推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求是学院将进一步探索“1+3”模式下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通过构筑基于学生社区的“全链式”新生转型教育工作体系,在全国高校社区育人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运行机制
求是学院是浙江大学实施通识教育、大类培养的重要机构,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与学务管理双重职能,下设丹阳青溪学园、紫云碧峰学园、蓝田学园三个学园。学院领导班子中,党委书记1人、院长1人、党委副书记3人,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同时担任求是学院党委书记、本科生院副院长,3位党委副书记分别担任学园主任,负责主持对应学园相关工作。
1. 人才培养机制
团队探索构建新生转型教育全链式育人机制。聚焦新生转型教育的八大“关键节点”,针对新生及相关群体的成长需求,量身打造并在全国率先推出“新生养成教育”“新生辅导员”“新生家长”等三大培训MOOC,打造为坚定未来规划方向感的生涯规划节、增强专业投入确定性的专业节、厚植新生奋斗信念的学生节等三大新生专属节日,深挖“西迁精神”“感恩精神”“求是精神”三大精神教育,不断探索新生转型教育中精准发力、汇聚合力、激发内生动力的路径。
2. 院园协同机制
完善院园协同长效化工作机制。以做好“大类招生—通识教育—专业培养”的有效衔接为重点,从“目标、落实、问题”三方面协同顶格落实,分别建立了3个园区“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由本科生院院长、教务处处长、教学研究处处长等部门负责人担任主任,并制定了36条协同工作清单,整合院系资源在园区发挥“1+1>2”的作用。
三、育人成效
1. 党建引领
获批全国高校党建示范校“思想政治教育示范点”、省级党建标杆院系、全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获批校级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个;汇聚学校关工委宣讲团等力量成立“邹先定工作室”等平台,打造“在鲜红的党旗下”“相约星期五”“国防教育特色示范基地”等党建品牌,获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新生递交入党申请书比例逐年上升,稳定在70%以上。
2. 学生培养
2008年至今,求是学院向39个专业院系和社会输送了12万余名优秀学生,占浙大校友总数近20%,为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打下坚实基础,成为浙江大学历史上最大的教育教学改革“示范田”。近三年,学生获得国家级及以上荣誉400余项,平均绩点显著上升。
3. 品牌塑造
依托一流学习型社区,搭建“求是通识讲堂”“名师工作室”“丹青有约”“卓越论坛”“博雅论坛”“求是·校友说”“求是·导师说”等师生面对面沟通平台,采用小而精的形式助力名师大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品牌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学院师生多项成果、多项工作被国家级、省级等新闻媒体报道,培育多位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和全省优秀教师、省级辅导员年度人物(含提名)等。
4. 团队发展
在求是学院的改革实践中,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综合能力全面的专家型师资队伍。在求是学院工作过的200余名教师中,在校内外担任副处及以上职务超过40人;近5年累计主持了50余项学生发展相关课题研究,发表了50余篇论文;获国家级荣誉8项,省部级和厅局级荣誉20余项,校级荣誉150余项等。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