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烟台南山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 模式建设实施方案

来源:烟台南山学院 发布时间:2023-10-25 11:07:32

烟台南山学院“一站式”

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提升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化、精细化,按照《关于依托云平台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司函〔2021〕7号)要求和《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指南(2023年)》,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打造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体系。推动学生教育培养模式、管理服务体制、协同育人体系、支撑保障机制改革,推进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下沉学生社区,打造富有学校特色、体现思政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形成“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工作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党建引领、立德树人、校企一体、协同育人”办学理念,在校党委和行政统一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协同联动、密切配合,以学生社区为中心,构建以党团组织进社区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党建引领体系、以环境文化和网络文化为支撑的社区文化体系、以线上线下服务平台为依托的社区服务体系、以多支队伍进社区为举措的社区管理体系、以政策待遇激励为牵引的社区保障体系。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将学生社区建设成为学生党建的前沿阵地、“三全育人”的实践园地、智慧校园的创新基地、平安校园的样板高地。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党建统领,实施网格管理,确保“一站式”社区建设党建全覆盖

1.建立健全社区党团组织。实施学生党(团)组织进驻社区制度,实现党(团)组织对楼宇、楼层的全覆盖。开展学生党支部社区结对共建活动,推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团日)活动在学生社区常态化开展;实施学生社区表现清单制度,加强学生在社区表现的监督考核,将其作为入党入团推优、评先树优的重要指标。(责任单位:党委组织部、学生处、各二级学院)

2.落实党建网格化管理。依托学生党组织,建立学生党员网格化管理体系,选拔优秀学生党员干部担任网格员,包楼包片,责任到人,通过落实党员监督栏、党员先锋岗、党员先锋队、支部工作坊等措施,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责任单位:党委组织部、学生处、二级学院)

(二)建好文化阵地,营造文化氛围,打造“一站式”社区文化育人主阵地

1.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利用社区公共空间,结合宿舍文化节等大型活动,打造文化识别系统,重点推进党建文化墙、企业文化长廊、典型人物事迹展、传统文化展等工作,着力构建“党建文化引领、企业文化培基、专业文化育才、传统文化塑魂”社区环境文化育人体系。(责任单位:学生处、党委宣传部、各二级学院)

2.优化网络文化空间。强化网络文化队伍建设,不断丰富网络文化产品供给,推动网络平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借助“智慧学生管理系统”、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平台和新型媒介,开辟党建文化专栏、专家讲堂、党建示范课等专栏,积极宣传新时代伟大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企业特色文化,实现理想信念、传统文化、专业发展“浸入式”宣传教育。(责任单位:学生处、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各二级学院)

3.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实施 “一楼一品”工程,挖掘劳动、艺术、体育资源,开展宿舍美化大赛、内务比武、我为宿舍添光彩、宿舍文艺擂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社区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党政干部、“五老”、优秀校友等先进群体进社区开展宣教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社团在朋辈教育帮扶、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开展社团特色社区文化活动。(责任单位:校团委、关工委、各二级学院)

(三)坚持“以生为本”,丰富服务手段,拓展“一站式”社区建设服务平台

1.打造“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推进学生社区“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数据库,共享大数据,强化过程记录、趋势预警、智能推荐、科学评价等功能,挖掘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纪实数据,实现对学生的一键画像;完善云端迎新、报到、请假、查课、查寝等基础功能,简化流程,提升效率,实现学生足不出户“一站式”事务办理;完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形成“学生反映-集中转办-限期反馈-跟踪问效”工作闭环,及时高效答复学生意见和建议,提升学生学习生活幸福指数。(责任单位:学生处、信息技术中心、审计与督察处、各二级学院)

2.实施社区功能型空间改造工程。打造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公共物理空间,各公寓楼在现有爱心小屋基础上,重点建设集学习交流、生活服务、活动开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厅,

不断拓展和延伸社区服务功能,全方位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责任单位:学生处、党委宣传部、后勤管理处、各二级学院)

(四)坚持“一线”管理,整合多方力量,凝聚“一站式”社区建设合力

1.校院领导进社区。落实《烟台南山学院关于领导干部走访学生宿舍工作的实施意见》,领导干部带头践行“一线规则”,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学生党支部制度,校院两级领导每季度至少参加所联系支部组织生活或主题党日活动1次、走访学生宿舍2次,与学生常态化交流互动,化解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发展等方面的难题。(责任单位:学生处、各二级学院)

2.辅导员入驻社区。落实《烟台南山学院辅导员进公寓管理办法》,学生社区建立辅导员工作站,鼓励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选聘校党政团干部、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学生社区兼职辅导员,落实“一岗双责”,全面提高学生管理服务的时效性、针对性。(责任单位:学生处、人事处、各二级学院)

3.班级导师进社区。落实《烟台南山学院学生班级和社团导师制管理办法》,选拔优秀专任教师担任学生班级导师,深入学生社区,全面做好学生思想引导、“双创”指导、职业向导和心理疏导工作,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保驾护航。(责任单位:学生处、人事处、各二级学院)

(五)健全学生组织,落实“三自”要求,突出“一站式”社区学生主体地位

1.规范学生团体建设。校院学生会、社团定期开展社区活动,了解学生需求,提供便民服务,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实现发展提升;规范学生自律委员会建设,遴选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担任负责人,发挥学生自律委员会“三自”主力军作用。(责任单位:校团委、各二级学院)

2.丰富社区活动内涵。结合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等工作,常态化开展社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每名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1次社区组织的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爱国守法、责任担当”的优秀品质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责任单位:校团委、各二级学院)

(六)加强组织保障,完善激励机制,提升“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驱动力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学生处统筹协调、各部门协同联动、二级学院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学校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和分管学生工作副校长任副组长,学校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财务处、后勤管理处、信息技术中心及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全面领导和统筹“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办公室设在学生处,具体负责和调度“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日常管理和推进工作。(责任单位:学生处、人事处)

2.落实政策保障。加大人员和资金投入,配齐配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建设力量,从办公设施、生活保障、工作量认定、津贴发放、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保证入驻学生社区人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确保“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建设工作有序开展。(责任单位:人事处、后勤管理处、学生处)

3.强化工作考核。将“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和人才培养大局,强化过程管理和目标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个人职务职级晋升、二级单位整体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实现末端压力传导,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人事处、学生处、各二级学院)

 四、总体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全校要形成合力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的共识,凝聚各部门和二级学院的工作合力,努力打造高层次、高水平、有特色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

(二)强调上下联动,注重工作实效。做到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确保工作实效。在建设实施过程中注意创新形式,切实动员各级力量,杜绝出现“上热中温下冷”现象,不断健全和完善制度机制,努力形成“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发挥示范作用,认真履行职责。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党员要发挥带头作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按照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附件:1.烟台南山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任务配档表

      2.烟台南山学院学生社区架构图

                                                                                                                     烟台南山学院                                                           2023年10月20日

责任编辑:张海刚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烟台南山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 模式建设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