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丨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保山经验”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云南考察时强调“希望云南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云南考察时指出“希望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大局和云南突出特点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殷殷嘱托;云南作为多民族大省“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目前,云南第四轮“十百千万”工程启动实施,提出3年内建设不低于14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129个示范乡镇(街道)、1200个示范村、10000个示范户,明确提出通过建设,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有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有突破、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有创新,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类型多样、具有标杆性的示范典型,在巩固前三轮成效基础上,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带着这样的使命感,7月10日至14日,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组织青年民族团结实践团队,在保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牢记嘱托兴边疆——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保山经验’调研”社会实践调研。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访谈,探讨保山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成效、经验。
保山市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按照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总要求,以“九+N进”为载体,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基础、社会基础、文化基础、法治基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丛岗村:以民族文化促民族团结,推动示范区建设
实践团到达保山隆阳区潞江镇丛岗村进行实地调研。丛岗村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村庄,居住着汉族、傈僳族、傣族、白族等11个少数民族,主要种植咖啡、果蔬等。丛岗村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的生动历史:丛岗村的居民多是解放前从怒江州石月亮、腾冲和隆阳区杨柳乡等地自发移民而来;50年代解放初期傈僳族、汉族居民等从高黎贡山搬迁至丛岗坝区,由本地的傣族居民腾出部分住房让其居住;2018年67户445名高黎贡山半山移民搬迁入住至丛岗安置点,并成立黎明组——寓意为走出黑夜迎来黎明。
为帮助11个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丛岗村通过“131101”即“一个主题、三个体验区、一个传习馆、十个亮点、一所双语小学”;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示范点创建为统领,以“党建+乡村振兴”为主题;通过体验区、传习馆挖掘、传承民族文化特色;打造十个旅游项目,形成产业支撑,通过文化活动、体育比赛等为载体、利用“泼水节、阔时节、火把节、春节、端午节”等重要纪念日,促进各民族增进交流,推动各民族在文化、社会、心理、情感等方面全方位嵌入,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通过新建丛岗小学,配备了骨干教师和双语教师,营造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良好环境,解决多民族学生就学困难问题,《丛岗村控辍保学一个也不能少》的经验做法被央视脱贫攻坚纪录片《脱贫攻坚在今朝》收录并推广。通过开展“十个一”、“小手拉大手,村校联建”等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作用,构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进家家户户,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实践团成员参观民族文化传习馆、听取丛岗村党总支书记介绍
丛岗村民族文化饰物及历史遗存
黎明组:傈僳族整体搬迁安置住宅区
二、非遗文化讲述:留住民族记忆,传承文化薪火
文化是每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标识,其传承和发展意义重大。
保山古代即为哀牢国的首邑,西汉置不韦县,东汉设永昌郡,是当时全国第二大郡,宋改设永昌府直至清末,历代都是滇西边境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中原文化、边地少数民族文化、异域文化、侨乡文化、翡翠文化相互交融,和谐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哀牢文化、永昌文化。保山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项,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4项,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2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19项,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6人。
近年来,市、县两级文化部门都成立了专门的非遗保护机构,所有的项目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都进行了规范化的保护,建立了非遗数据资料库,同时通过实行开发性保护,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带动了老百姓增收致富,也增强了各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为期5天的调研走访中,实践团到隆阳区板桥镇青龙街文创街区、潞江镇从岗村、永子棋院及博物馆,了解“百年老茶馆”、“傈僳射艺”、“傣家织造”、“国宝永子”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了解了保山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基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情况。从实践来看,保山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并通过产业化发展推动非遗文化的发展,但值得关注的是,实践团所实际走访的四个非遗文化,除了“国宝永子”在传承和发展中有较好基础外,其余三项都面临因传承者年岁过大、发展受限等因素,前景不容乐观。
百年茶馆(传承者:万文凤70岁)
傈僳族弓弩、射箭(传承者:余有林42岁)
傣锦制作(传承者:朱桂兰69岁)
保山永子棋院、永子介绍
三、教育先行:黎德启智,正德厚生
学校课堂教学应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主渠道,通过挖掘和整合课程资源,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为巩固和发展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贡献力量。实践团来到云南保山隆阳区芒宽乡芒宽中心小学调研学习。芒宽中心小学始建于1940年,位于高黎贡山东麓、怒江峡谷西岸。有教职工60人,在校生1250人,少数民族师生1106人,占全校师生87%。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印象芒宽、民风民俗、农耕文化、红色展室、厚生书屋”为载体,创新思路,突出特色,以开展民族讲堂、实物实践教学和乡村少年宫活动为抓手,创造性的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助力芒宽乡多民族聚居、民族文化多彩浓厚、民族关系鱼水共荣的特点完美展示,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声声入耳、多姿映眼、荡涤心灵”,教育引导各族师生切实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四、善洲精神:百姓心中永远飘扬的旗帜
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生存的思想根基,任何精神的形成,都有其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理论渊源。保山在民族团结示范建设中,做靓“善洲精神”示范带,以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等为现场教学示范点,创作了《追寻善洲书记的足迹》《青山风骨》等一批文艺作品,全面宣讲杨善洲书记一辈子为民造福、一辈子克己奉公的崇高精神,年均60余万人次接受现场教学,不断鼓舞各族群众不畏艰难、团结奋进、苦干实干。实践团来到保山板桥镇北汉庄村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和保山施甸县善洲林场,通过讲解员领学的方式,重温红色记忆,围绕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善洲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宣传教育扎实开展各类主题活动。
五、实践育人:争作民族团结的宣讲人
开展志愿者行动,既是倡导社会新风、奉献自我、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也是在实践中锻炼自我、自学成才的一种途径。实践团在保山青华海展开了“处处都和谐,民族大团结”的志愿者活动,将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训“交融通达,和谐共生”贯穿其中,展现云交院大学生的青春风采和青春风貌。通过对青华海周围的市民朋友、工作人员、游客等群体宣传保山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市建设过程中的成绩、经验,运用“互联网+民族团结”的方式,让更多保山群众了解知悉保山正在做的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通过宣传“保山经验”,助力更多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民族团结观察实践团”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顺利完成。通过深入特色民族团结示范点、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学校教育、收集名人故事、开展社会志愿者活动等多角度、多方位去探索、发掘保山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市经验,我们认为“保山经验”就是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通过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将其深入学校、社区、群众,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牢记嘱托兴边疆”的保山实践答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