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高尚师德 潜心立德树人 ——信息工程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理论学习会
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我院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以优良的师德师风带动和建设形成优质的教风学风,促进提升我院迎评促建各项工作的成效。2月份,在学院党委部署下,全体教职工围绕“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广大教职工专注听会、会后热情研讨,认真践行着学校“师德正身 乐教爱生”的教风理念。
班子带头 以上率下
2月21日,学院召开党政联席会,组织班子率先开展学习。与会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研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学院班子成员一致认为,作为学校新成立且受高度重视的工科学院,只有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潜心育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能推进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等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更好地服务学校一流应用型建设。会上,学院班子针对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涵养高尚师德师风、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等主要工作作了研讨和部署,并明确安排了全教职工本月理论学习的具体安排。
全员学习 广达共识
2月28日下午,在图书馆2楼多功能厅,学院组织开展全体教职工理论学习,党委常务副书记林辉宗带头领学。林书记指出,此次围绕“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的理论学习,既是贯彻落实校党委关于教职工理论学习部署的工作要求,更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应有之义,广大教职工要提高站位,认真学习领会,在实际工作中深入践行。
林书记全面介绍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六大方面、共计十七条款的学习内容,并以反面案例警示全体教职工。他强调,全体教职工要持续深刻学习领会,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不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学院将不断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始终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加强优良教风建设,秉持师德违规“零容忍”,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学院生态。在现场,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从总体要求到具体措施,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到涵养高尚师德师风,从提升专业素养到加强权益保障,每一项内容都引起了与会教师的共鸣和深思。
汇报心得 共勉互促
林虹老师: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教师的职业理想与责任不仅在于知识传授,更在于人格塑造与价值引领。新时代教师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四个引路人”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例如,在教学中,我尝试通过学科内容渗透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其责任意识。这些实践让我体会到,师德的核心是“教育情怀”,教师需以敬畏之心对待职业,以仁爱之心对待学生,以谦逊之心对待成长,才能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程悦老师:
理论学习让我对师德修养的深层内涵有了全新认知。师德不仅是职业规范,更是教师精神境界的体现。陶行知先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箴言启示我,教师需以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养,以道德自律涵养人格魅力。例如,我主动参与跨学科教研活动,更新教育理念;在课堂外注重言行示范,以严谨治学态度影响学生。未来,我将继续以师德为镜,在反思中精进,努力成为学生心灵的点灯人、品格的引路者。
翟建斌老师: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对教师职业的尊重。文件中提出的“教育家精神”,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以身作则,用高尚的师德师风影响学生,用启智润心的育人智慧启迪学生,用勤学笃行的躬耕态度感染学生。
王书豪老师:
在提升专业素养方面,文件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深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我将积极响应文件中的号召,参加各类培训和研修,提升自己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努力成为学科领域的佼佼者。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加强教师权益保障的重要性。只有教师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我们才能无后顾之忧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中。文件中提出的加大各级各类教师待遇保障力度、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等措施,让我倍感温暖和鼓舞。
贺茂娇老师:
此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加深了我对文件内容的理解,更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我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扎实的行动,投身到教育事业中,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理论学习不仅增强了信息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更为他们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全体教职工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用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教风引导学生努力成才。同时,学院也将不断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优化教师队伍改革创新,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硕士点授权单位建设等中心工作中积极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