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新感悟·新征程”征文比赛评选结果及优秀作品来啦!
通过“新起点·新感悟·新征程”主题征文比赛
我们仿佛走进了
一座由文字构建的灵魂殿堂
在这里
每一缕光线都承载着
青春的梦想与追求
参赛者们用
细腻的笔触
满腔的真情
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将入学的轨迹化作
一篇篇妙笔生花的文章
这不仅是个人经历的记录
更是内心声音最真切地流露
01
·共绘教育蓝图·
经过紧张而激烈的角逐,人工智能学院/工业互联网学院“新起点·新感悟·新征程”主题征文比赛终于落下帷幕啦!
自开展以来共收到了近300份来稿,得到广大新生们的热情参与。
比赛依照赛组委制定的评审方法,经历了初审、终审等多项流程。随着大赛初评委和阳光学院写作协会但任终评评委的评审下,现已完成全流程的评审工作,最终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现揭晓本次比赛的获奖名单。
本次征文比赛收到了众多优秀作品的投稿,作者们纷纷以文字为笔,记录下了那段难忘的时光。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家的大学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同学们对于即将踏上的新征程满怀自信与无限期待。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欣赏这些佳作,沉浸于字里行间,深切感受文字所蕴含的力量吧!
02
·优秀作品展示·
面向阳光
作者:李福颖
这个九月我曾有着多少企盼,这个九月我从远方来,这个九月我成为阳光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一名学子。这个九月我将翻开新的篇章。
作为新生的我,从校徽到校训,从老师到同学不同的面孔,从软件到硬件,从前端到后端;从建筑到景点……看这里的一切都透着新鲜。
跃龙湖犹如卧龙山上镶嵌的一颗璀璨明珠。碧如翡翠,柔若凝脂,蕴龙腾之神韵。湖中天空未空,看天光云影共徘徊,看湖水清澈如洗,便知必有源头活水来,想那做学问何尝不是如此。
书海听涛,想象那孔圣人劝君子,从“闻其道”的源头开始,后浪推前浪,生生不息、前赴后继。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条件恶劣或优越,甚至出生入死,都要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直至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
地势最高、景观最美、功能最全。庭院式建筑群依山而建,红墙碧瓦,错落有致,组合精巧,中西合璧建筑风格。这里是“红色布达拉”。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这里有桂花,不去想“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而是“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念樱霞相约,我来了,据说办公楼前的樱花树会迎春开放,如霞似火、仿如笑靥嫣然、美目盼兮之少女。想必那粉红色的面容,带上些许慵懒,在早春三月起床,梳妆打扮,把嘴唇描红,一缕春情在在这里泛滥。
弦月疏影,看那茵茵绿草与葱翠树林环抱成美轮美奂之弦月。想“年年弦月时序”,这里定还有“微露上弦月”“云掩初弦月”。身处美景,但我是太白笔下如弓的弦月,世人莫道娥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拾阶揽胜,从南门至图书馆据说共539级台阶,“5”通“吾”之意;“3”代表“生生不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9”代表“阳气最盛”,“天长地久”,“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乾玄用九,乃见天则”。攀登539级阶梯,有我念先贤智慧。
看小桥流水碧潺潺,有红墙黛瓦倒影其中,清梦到、小桥流水,翔蓬深处。虽无橹划涟漪渔舟唱晚,但山水四时佳,宜晴雨。给人以恬静淡然的心境,愿岁月静好,伴阳光学子。
“刚健笃实,辉光日新”阳光学院的校训从此赋予我智慧光芒。这里,有着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实战教育教学;丰富的奖学金机会;“四项教育”校企合作;优越的校园设施。念着你的诸多美好,阳光学院我来了,无论有怎样的过往,今日的我已向明天展望,用代码编织梦想,砥砺向上,面向阳光,步履铿锵。
阳光学院写作协会评语:
本文贴切主题,对跃龙湖、教学楼、南天门等校园设施的描写生动形象,对事物解构的角度别出心裁,且能够适当的引经据典将作者自身的思考体会自然地融入到文章之中。过渡文段的长短句与词组搭配自然相宜,令人眼前一亮。升华主题自然合理,文章具有相当的思想内涵引人联想。美中不足的是,文章中的引用过于复杂,在部分表述上不够干练自然,存在炫技之嫌疑,如果能够更深入自然地与文章句段融合,便可摆脱辞藻堆砌之嫌,文章整体更上一层楼!
眸遇景 心所盼
作者:李云杰
初入大学,宛如踏入了一方如梦似幻的崭新天地,一切都透着未知的神秘与满心的期待。
一迈进校门,那股独特的氛围便扑面而来。校园上山道路宽敞辽阔,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仿佛在悄声诉说着往昔的校园逸事。古老的高山静静矗立,喷泉流淌似在悠悠吟唱着岁月的更迭之歌。与之相对的,现代化的教学楼则洋溢着蓬勃的朝气,玻璃幕墙在阳光的映照下,折射出璀璨的光芒,熠熠生辉。
在这里,学长学姐们恰似温暖的引路人。他们那如春日暖阳般的笑容,热情洋溢地为我们这些懵懂无知的新生答疑解惑,指引着前行的方向。那份真挚恳切的善意,使得初来乍到的我,内心原本的忐忑不安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新生活的热切向往与憧憬。
课堂之上,呈现出的又是另一番新奇有趣的景象。教授们个个学识渊博,讲课时那飞扬的神采、激情澎湃的语调,仿佛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将知识幻化成灵动鲜活的精灵,轻盈地飞进我们的脑海之中。与以前时期截然不同的是,这里大力倡导独立思考、自由辩论。同学们各抒己见,不同的见解恰似璀璨闪耀的星辰,在知识的浩瀚夜空中相互碰撞,进发出耀眼夺目的火花。每一次思想的激烈交锋,都宛如一场酣畅淋漓的精神盛宴,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真切领略到知识海洋的广袤无垠与深邃莫测。
宿舍,则无疑成了我大学生活中的温馨港湾。室友们来自天南地北,操着不同的乡音,带着各异的生活习性。起初,我们也会因一些细微的差异而略显拘谨,但很快,包容与理解的氛围便在这小小的空间里悄然蔓延开来。我们一同为了清晨的第一节课手忙脚乱地准备,也会在静谧的深夜里探讨着人生的奇思妙想。那些共同分享的欢声笑语,以及偶尔出现的小小争执,都如同细密的丝线,精心编织成了我大学生活中最为珍贵的情感纽带。
漫步于校园之中,图书馆那庄严肃穆的高大身影总是格外吸引着我的目光。透过那明亮的窗户,能够清晰地看到里面一个个全神贯注的身影,他们沉浸在书海的世界里,仿佛与世隔绝,只为了追寻知识的纯粹真谛。操场上,活力四溢的同学们尽情奔跑、跳跃,挥洒着青春的汗水,那一声声激昂的欢呼呐喊,无疑是青春活力的最佳诠释。
回首这初入大学的点点滴滴,心中满是感慨万千。而对于未来,我更是心驰神往,满怀憧憬。
我殷切期许在这大学的宝贵时光里,能够如饥似渴地汲取专业知识,深入细致地钻研探究,从而让自己在所学的专业领域内逐渐站稳脚跟,成长为一名有深度、有见解的优秀阳光学子。我迫不及待地渴望加入各类特色鲜明的社团,去勇敢探索那些未曾涉足的兴趣领域,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知心伙伴,与他们一同在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中尽情挥洒创意,收获满满的成长与喜悦。
希望待到毕业后,我憧憬着能够凭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在社会的广阔天地里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独特天地。或许是在专业领域内发光发热,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或许是开启一段别样精彩的创业之旅,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阳光,便是我梦想开启的地方,这初章的所见所感,都将化作我前行的动力源泉,伴我一路追寻那未来的美好憧憬,在青春的绚丽画卷上描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阳光学院写作协会评语:
文章在内容选题上紧扣写作主题,借助入校门、宿舍、课堂、图书馆等空间展开叙述,内容丰富完整;对主题进行了适当的拆解并将自身的独特见解与文章主旨结合并能以此展开论述,情感真挚,令人实感身临其境,结构严谨并层次分明,过渡还可适当提高,避免刻意衔接,实乃美玉微瑕。
心怀阳光 踏浪前行
作者:郑可滢
夏末初秋,迎面而来的风依旧带着夏日的余热,但隐约中已透出一丝秋的凉意。还未进入校园,就被校园外拥挤的车潮与人潮吓了一跳。步入校园,人潮仍旧川流不息,行李箱的轮子在路面缓缓前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树叶翻飞,盘旋,落下。刹那间,我驻足,才明白原来真正的happy ending并不是伴随着“考试结束,请考生立即停笔”那一刻收上去的试卷,也不是看到高考成绩那一刻的喜悦,也并不是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雀跃,而是步入校园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学生,此时才称得上所谓“轻舟已过万重山”般的尘埃落定。
大学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从马不停蹄的高中赶来,风尘仆仆地跌入阳光的怀抱。闭眼,昔日解不开的难题,一张张做不完的试卷,如同一趟一趟的列车驶过,记忆中的景象不再清晰。睁眼,映入眼帘的是陌生而又美丽的校园,四周充满了新奇与陌生,我的心跳与周围的喧嚣合拍,激动而又不安。快速地收恰好宿舍之后,便与舍友们开始了一场school walk。走在校园里,目光掠过每一栋建筑,双脚走过每一条小道。漫步在彩虹桥上,江水似乎也不愿扰乱这美好的氛围,它只是静静地流淌、舒缓、悠扬。我抬眼望向山峦那一抹余晖,心想:来吧,我的大学生活!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眨眼之间,我们已经在学校度过了一个月多的时光。回望一个多月的时光,犹如百味瓶,时而酸楚,时而甘美。无论是被大大小小的通知与任务压得喘不上气的苦恼;或是上课被老师抽到回答问题时的无措;还是忘带校园卡无法出校门时受到陌生人帮助的喜悦;亦是得知自己加入心仪部门时的惊喜;又或是在食堂里吃到一碗美味热乎的麻辣烫时的幸福……一个月的时间,说短也不短,说长也不长,但对于我来说,我收获了许多,不仅有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也有室友同学之间的关心与温暖,同时还有来自手机另一端父母亲人的牵挂与思念。
木槿花开,是新学年的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有不少的同学认为,“上了大学就可以放松了。”于是一头扎进游戏的泥潭中,无法自拔。但总有人拨开云雾告诉他们,不,这是不对的。把时间归还给生活中热爱的点点滴滴,让原来被电子产品占据的时间,由大自然重新换算吧!“弦歌不辍,芳华待灼。”不少人轻视大学,认为它是个象牙塔,是一个“非真实的无菌世界”。诚然不是的,美国作家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中写到“大学给每位学子提供了一次真正思考的机会:远离社会,暂时摆脱来自家庭影响和职业规划的束缚,站在远处以纯净并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世界。”大学是人类的先锋,大学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大学的使命就是把青少年改变为成人,就如人工智能学院的口号一般:每一份探索,都会到支持!同学们让我们在大学这片孕育无限可能的沃土上,用青春的笔触勾勒出属于自己的绚丽蓝图吧!
“花自向阳开,人终向前走。”也许不少同学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也许不少同学却没有在今年的盛夏如愿。但就如王尔德所说:“过去的事话唯一可爱之处就在于它已经过去。”在大学的新征程上,愿我们的人生应当像鸟飞往我们的山。心怀阳光,何惧荒凉?。
“现在,青春上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上用来回忆的。”愿我们沐浴在阳光下,与花相伴,不断阅书,越山,悦己,踏尽万浪续光长!
阳光学院写作协会评语:
本文用词准确,以自己步入校园为切入点,写了自己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以及自己进入大学生活的经历而引发的感想,文章生动活泼,结构清晰,富有层次,逻辑严密,行文流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开头中间结尾过渡自然,语言丰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