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自主试点单位 > 阳光学院

第六期书院工坊讲座|在文字中寻找自我

发布时间:2025-04-23 21:20:04

图片1.png

为进一步落实五育融合理念,推动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提升其思维表达与创造力,本期书院工坊讲座围绕“散文的随笔写作与个体表达——在文字中寻找自我”主题展开。讲座由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才子班写作工坊导师苏广老师主讲,带领同学们进入散文创作的深层世界,探索文字如何成为个体思想、情感和创造力的有力载体。此次活动旨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更深入的思考平台,帮助他们在文学创作中实现自我表达、培养批判性思维,并通过写作提升个人素养。

图片2.png

让文字拥有“人的温度”

讲座伊始,苏老师通过电影《孩子王》中的一幕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在影片中,支教老师让学生写一篇文章,其中一名学生的文章以“我”开头,语言朴实却真实动人,表达了通过文字寻找自我感受的主题。苏老师借此例子,启发同学们要从生活中汲取感受,通过写作去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接着,苏老师播放了一则短篇舞台剧,批判了中国式教育的弊端,并结合近期社会事件与个人经历,探讨了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最后,他鼓励同学们通过文学教育,去发现和塑造真实的自我

图片3.png

鲁迅《野草》中的孤独与反抗

随着讲座深入,同学们纷纷向苏老师提出关于散文写作的疑问,苏老师结合诗画作比喻,讲解了散文写作的技巧与方法。他以鲁迅的《秋夜》和梵高的《星空》为例,探讨了作品中的孤寂感,并强调写作应富有“人味”。苏老师指出,散文作品的独特性在于其能够触动人心,让个体的情感和思考得以真实表达。讲座接近尾声时,苏老师引用《孩子王》的结尾,讲述了支教老师与学生们的赤诚对话,进一步揭示了散文写作与个体表达之间的深刻关系。

图片4.png

从金世佳对“人的温度”的追寻,到《孩子王》支教老师与学生的真挚对话;从鲁迅笔下的孤独《秋夜》到梵高《星空》中的寂寥光影,文字与艺术始终在追问:如何让表达更具生命力?或许,答案就藏在每个人心中。正如电影中老师意外翻出的录音,最朴素的记录往往最打动人心。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不仅了解了散文创作的基本技巧,更深刻认识到写作作为一种自我探索和情感表达的方式,如何帮助个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到真实的自我。希望每位学子都能在文字中找到真实的自我,让笔尖成为照亮个人成长的灯塔。

图片5.png


责任编辑:周郭灵智
本期书院工坊讲座围绕“散文的随笔写作与个体表达——在文字中寻找自我”主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