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文化根基,凝心铸魂育人,锻造社区先锋阵地新标杆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全国教育大会战略部署,药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改革,立足医药人才培养特色,系统性构建“五维联动”文化育人体系,通过班舍文化筑基、传统诗画浸润、中医药文化铸魂、校园艺术赋能、传统节日育人五大模块协同发力,打造“周有主题、月有品牌”的沉浸式文化生态,探索出了一条兼具医学专业特色与文化育人深度的创新发展路径。
班舍凝魂彰特色,文脉濡心树栋梁。以班级风采大赛为支点,实施“一班一品”特色文化矩阵培育计划,通过班级集体文化符号设计、雷锋月班级主题海报设计、宿舍消防海报设计等沉浸式活动,推动班宿群体从入学初的松散结构向价值共同体升华,有效强化专业认同与集体归属感,培育出“山海同频、携手致远”的精神特质,形成具有药学专业特色的班宿文化基因图谱。
医文同辉泽杏坛,笔墨传薪续绝学。学院联合徐州清云诗书画院共建“社区文化客厅”,开展“诗韵润医心,翰墨传薪火”系列文化活动,搭建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对话平台。依托团中央“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资源,组织医学生深入中小学、社区及养老院开展文化服务,在诗词创作、书画鉴赏、艺术疗愈等沉浸式体验中,培育“以诗书养浩然之气,用音画修仁爱之心”的人文素养,探索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并重”的医药人才培养新范式。
本草承古开新境,仁术践真济世方。学院举办首届“岐黄有术,本草无疆”中医药文化节,构建“认知—体验—传承”三阶育人体系。通过设置“辨百草”标本认知、“制香囊”工艺实践、“绘本草”艺术创作等模块化教学,在沉浸式体验中实现中医药文化传承。依托校园植物园实践教育基地,开展中草药种植、中药香包制作等劳动教育项目,形成“课堂研习+实践体验+文化创新”的育人闭环,有效激活中医药文化的时代价值,探索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路径。
艺道涵情燃薪火,美心养性润桃李。学院于第二十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和毕业典礼联欢会中,创新打造“艺韵芳华”文化育人平台。通过红色基因主题创作、民族风采展演等实践载体,构建“文化传承—艺术创新—家国情怀”三位一体的文化美育体系。重点培育医学生“以艺载道、以美化人”的创造力,探索“艺术造诣与人文担当双螺旋发展”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具有文化传承力的医学美育实践体系。
节庆蕴道承古韵,医文合璧启新知。学院创新打造“四时育人”特色模式,通过新生中秋联欢会、教师节杏林献花、冬至日香牌温情手作、元旦春联创作、三八女神节“‘药’你发光,‘夸’出自信”等主题实践,将医药文化元素有机融入传统节日。采用“传统仪式+现代阐释”的创新表达方式,构建“文化传承—情感浸润—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育人闭环,形成“节庆育人”与“专业浸润”双向融合的医学人文培育新范式,让传统节日成为医学生精神成长的文化沃土。
未来,药学院将持续深化“文化浸润—专业赋能—实践转化”三位一体的育人范式,着力构建可复制推广的“五维育人”制度体系。通过文化符号提炼、育人模式创新、实践成果转化等工程,打造高校“一站式”社区建设的“徐医样本”,培养“手中有典、心中有火、眼中有光”的新时代医学人才。让中医药文化在实验室的瓶盏间焕发新彩,使千年文脉在医学传承中永续生机,最终实现“以文化人、以文培元、以文弘业”的育人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