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高校 > 徐州医科大学

队伍入驻助提升 五育协同育英才

发布时间:2025-04-30 15:04:21 第一临床

徐州医科大学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不断提升学生管理服务效能,创新构建“党建领航、思政引航、服务护航、活动启航、朋辈助航”的五位一体育人体系,全面打造医学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示范高地,协同多方育人力量实体化入驻、常态化服务、品牌化示范,真正建立“零距离沟通、全天候陪伴、全方位成长、归属感增强、雁阵式齐鸣”即时式、陪伴式、成长式、浸润式、共进式育人新格局。

党建领航,践行“一线规则”

夯实“零距离沟通”以保成效。学校党委切实推进学生社区建设,联动党政、教学、学工、后勤等职能部门集中研究解决“一站式”学生社区资源配置、经费保障、队伍入驻等关键问题,定期研讨、推进。完善“学校党委—学院党委—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员”四级入驻机制,校领导带头深入社区一线,重点在开学迎新、毕业离校、传统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暖心慰问”活动,引领师生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常态化开展“我与校长面对面”“书记午餐会”“职能部门调研进社区”“组织员听心声话成长”等品牌活动,深入倾听学生心声,解决学业、生活、就业等难题,精准回应学生关切,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思政引航,体悟“枫桥经验”

实现“全天候陪伴”以立根本。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学生社区思政工作队伍。通过实施“三个百分百”工程,即在校年级辅导员100%入驻,班主任100%对接,思政教师100%参与,形成学生社区全员育人新格局,让学生有问题、遇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信得过、托得住”。辅导员队伍严格执行“六个一”工作要求,落实宿舍安全、学生调研、应急处突等职责任务,与学生随时随地近距离接触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生活状态和思想动态,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全程保障学生成长。班主任及思政课教师开展“三进社区”行动,进生活区、进活动区、进运动区,将班团建设与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多措并举推动思政引航工作从“有形”变“有效”,从“广度”到“深度”。2024年学生满意度调研数据显示,学生社区思政工作满意度达98.6%,学生思想困惑解决时效较往年提升80%以上,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不让问题掩盖,杜绝措施虚浮,切实增强了学生的校园归属感与幸福感。

服务护航,聚焦“多维需求”

助力“全方位成长”以育英才。我校注重发挥专业育人力量在学生社区建设中的支撑作用,鼓励学科专业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心理咨询师、指导规划师等专业力量入驻并深度融入学生社区,构筑“育人共同体”,以优质服务对接学生多维需求,推动专业教育与社区育人同向同行。

心理护航,学生社区开设心理辅导站、心理咨询室等场所,专业心理咨询师7天24小时全员覆盖、全时保障驻点服务,有针对性开展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和心理问题(疾病)转介工作,建立学生个性化、持续性心理成长档案,年均咨询近300人次,无安全稳定责任事件发生。持续完善“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预防与干预体系,积极构建心理育人媒体矩阵,打造宿舍“家门口”的心灵驿站,构筑“健康链”。

规划护航,联合相关部门实现专业职业指导师定时、定期入驻学生社区,开办“梦想+”训练营,广泛开展就业创业文化活动、职业生涯规划嘉年华活动、生涯规划讲座,引进智慧就业服务平台,举办面试模拟大赛、简历书写大赛,以高效、科学、精准的规划教育畅通“成长链”。

专业护航,聚焦学生核心发展需求,依托学校附属医院平台资源,联动学科带头人、专业课教师、临床教师等专业育人力量,打造学生社区智育空间。围绕“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重大赛事,通过举办动员会、指导会、研讨会等为学生提供学业辅导与科研指导,赋能双创培育,搭建实践平台,助力实现人才培养和产学研高质量融合发展,凝结“创新链”。

此外,后勤、保卫、离退办等部门亦持续完善学生社区生活导师制,深入学生社区开展防诈、国家安全教育、疏散演练、灭火实战等教育实践,邀请“五老”、劳模等先进榜样入社区、开宣讲、润人心,全面参与一线育人工作。

活动启航,着重“文化营塑”

深化“认同归属感”以增色彩。学生教育管理中,文化育人是重要途径,对学生价值观、综合素质和人格塑造起着关键作用。我校通过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坚持将文化育人融入竞赛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平台与锻炼机会,增强社区文化认同感和学生社区归属感,促进全面发展。

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深挖医学人文内涵,学校精品打造 “温暖的医学”“追光讲堂”等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宿舍文化节”“社区读书节”“社区阳光运动”等文体活动,扩建改造宿舍区多处社区文化空间,实现文化营塑随处可见,育人元素触手可及。活动主题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到思想文化的强化,从学术氛围的营造到安全意识的培养,从诚信教育的推进到创新思维的激发,主题鲜明、内容翔实,使学生在参与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他们的价值观和人格。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极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让社区文化育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朋辈助航,鼓励“互助共进”

培育“雁阵式齐鸣”以扬风尚。学校始终重视学生社区朋辈入驻这样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助共进服务模式,期望以朋辈互助破除更多人际、社交壁垒,强化社区支持力、影响力。

为切实起到学生社区“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育人效果,学校引领成立朋辈导师队伍,选拔品德高尚、素质过硬、经验丰富、热心助人的优秀校友、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等为本年级、低年级学生提供朋辈指导,为学生自治、学风建设与个人成长提供有力支持。从“学业规划”“学习方法”“学习资源”“考研交流”“创新创业”等多个方面出发,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习指导活动,受益学生1000余人。通过同龄人互助降低沟通门槛,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打造“生活—学习—成长”一体化社区,帮助同学们精学业、通竞赛、善人际、理工作、晓规划、共成长,以榜样的力量实现“头雁领航,雁阵齐鸣”式“助人—自助”的良性循环。积极构建学生参与社区治理长效机制,线上推出“身边的榜样”“榜样的力量”专栏,阅读量累计万余人次。线下开展优秀学子分享会、先锋人物风采展、毕业生风采展等活动,坚持“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以学互助,织密织细育人网格,实现学生社区育人功能多维度、全方位提升发展。


责任编辑:武怀燕
徐州医科大学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打造医学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示范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