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经验进课堂:优秀青年法官应邀观摩法学院研究生模拟法庭并讲授庭审实践细节
庭审实践是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也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法庭实务、掌握庭审技巧,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特邀实务界资深法官走进课堂,为研究生模拟法庭课程提供专业指导。
2025年4月1日下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二庭牛瑞法官应法学院邀请,来到法学院指导学生模拟法庭活动。活动期间,牛法官全程专注观摩学生们的模拟庭审,庭审结束后,又从专业视角出发,进行了细致且深入的点评。法学院吐热尼萨老师及40余名研究生共同参与本次活动。
牛法官从事刑事审判工作近五年,曾参与审判多起重大疑难案件,其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实务经验,为学生们呈现了一堂生动的庭审实践课。
活动中,牛法官首先全程观摩了学生模拟的“防卫过当案”庭审。她对控辩双方的法律文书准备、法庭调查程序完整性以及辩论环节的积极性表示充分肯定,特别赞扬了“公诉人”在法庭辩论环节的条理性和“辩护律师”对质证技巧的灵活运用以及审判人员推进庭审节奏把控的专业性。但同时又从专业视角进行深度点评了不足的部分:"同学们在法庭调查阶段对证据三性的把握较为精准,但庭审节奏控制和突发情况应对仍有提升空间。例如在证人质证环节,证人申请出庭程序应当更加严谨,主审法官应及时引导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发问。"其次是庭审中法官可能出现的一些偏向公诉人的心理,针对该问题提出“审判中首先要保持中立态度,通过法言法语建立权威;其次要善用庭审纪律规范,在讯问时应当持中立态度,最大限度还原案件真相。”
随后,法官结合自身审判经验,从庭前准备、庭审节奏把控、证据链构建、法官提问策略等维度展开讲解。
在案例分析环节,牛法官以一起真实的正当防卫案件为例,通过对比模拟庭审与实际庭审的差异,指出学生需改进的细节:一是程序规范性,如宣布法庭纪律时应保持绝对严肃;二是证据呈现方式,强调书证与电子证据的关联性说明需更加具体;三是辩论技巧,建议控辩双方避免冗长陈述,辩论不能过于自由,同时应当抓住争议焦点精准回应。此外,法官还分享了法官在合议庭评议中的考量因素,并现场演示了如何快速提炼案件关键事实。
互动环节中,针对学生提出的“辩护人无罪辩护与被告人认罪认罚观点矛盾”问题,牛法官表示:“庭审中出现被告人认罪认罚但辩护人做无罪辩护的情况,审判长会第一时间会当庭向被告人进行确认,以探求被告人的真实想法。如果被告人认罪认罚,即便辩护人做无罪辩护,通常还是会确认被告人的认罪认罚是有效的”她同时寄语学生:“法律人不仅要精通法条,更要理解司法实践中的‘人性化’与‘技术化’平衡,这是庭审艺术的精髓。”
课后,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王玉川同学感慨:“牛法官的点评让我意识到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同样重要,细节决定庭审成败!”马堃禄同学提到:“牛法官对证据链的分析让我豁然开朗,原来庭审中每个环节都是逻辑的延伸。”王鑫同学则感叹:“模拟法庭不再只是‘表演’,而是真实对抗与智慧交锋的战场,这种教学模式太有冲击力了!”
本次“实务经验进课堂”通过法官的深度参与,将理论教学与实战演练紧密结合,为法学院研究生提供了宝贵的职业能力提升机会。未来,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将继续深化院校与实务部门合作,助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