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呵护心灵: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纪实
在快节奏的校园生活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受到关注。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中国语言文化学院于3月14日至3月21日,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此次活动涵盖主题班会、心理委员赋能会等,吸引了全院学生积极参与,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院率先召开了“心翼逐光:心理委员赋能会”。会议由迪丽娜尔·吐坎老师主持,迪丽娜尔老师首先肯定了上一学年各位心理委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结合一些案例与大家交流了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并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了安排。迪丽娜尔老师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心理委员们提升工作效能与专业水平,为后续班级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筑牢基础。
随后,各班级有序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心理委员们各展其能,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趣味游戏等多种形式,向同学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少数民族语言文学2024-2班通过案例讲解与数据分享,引导同学们敏锐察觉自身及他人的心理状态,并借助“天使与魔鬼”游戏,让大家分享并调节负面情绪;汉语国际教育2024-1班则通过“数字炸弹”和“看图猜词”等游戏,在活跃气氛的同时,增进了同学间的团队协作与情感交流。
各班级班会内容既各有特色,又紧密围绕心理健康核心。汉语言文学2024-1班班委分享真实故事,播放科普视频,并设置匿名提问环节,帮助同学们解开内心困惑;少数民族语言文学2023-1班通过“魔鬼‘是’或‘不是’”“填字游戏”等趣味活动,让同学们在轻松氛围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此外,汉语国际教育2022-1班将班会搬到运动场,开展了“言不由衷”“抗压天使”等游戏,提升了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参与热情。
此次系列活动成效显著,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意识,让他们掌握了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还增进了同学间的理解与支持,营造了温暖和谐的班级氛围。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挑战。
汉语国际教育2023班的刘超越同学分享道:“参加这次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我收获满满。在‘言不由衷’游戏里,欢声笑语打破了原本的拘谨,我和同学们的关系也更加亲近。‘抗压天使’环节让我感触颇深,说出自己的压力后,我发现很多同学和我有同样的困扰,而天使的安慰与鼓励,真的能有效缓解焦虑。写‘人生之最’纸条时,回顾那些艰难时刻,我意识到自己远比想象中坚强。更重要的是,我了解到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有丰富的资源和贴心的服务。这次班会让我明白,面对心理压力不必害怕,身边有同学、老师,还有专业机构可以依靠,未来我会更积极地面对生活。”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2024 - 1班的张文娟同学分享道:“参与这次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我受益匪浅。在交流中,我发现每个人都有心灵的‘褶皱’,压力与烦恼并非个例。大家分享的调适方法,如积极的自我暗示、运动放松等,让我找到了抚平褶皱的方法,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汉语言文学2023 - 2班的肖羽欣同学分享道:“参加这次班会,我既放松又收获颇丰。在‘抗压天使’环节,扮演‘恶魔’时,我意识到自己不经意的话语可能加重他人的压力,而当天使时,我学会了用温暖的语言安抚同伴,角色互换让我更懂得换位思考。在‘人生之最’匿名分享环节,把心事折成纸船丢进‘情绪池’,听组员讲述相似经历,突然觉得压力不再那么沉重。”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通过此次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为学生点亮了一盏心灵之灯,帮助学生筑牢了心理防线。在未来的工作中,学院将继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的美好未来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