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育人第一课丨架桥文化桥梁,燃青年担当之火
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3月12日下午,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侯杰老师在俱乐部开展“文化桥梁·思想引领”主题讲座,学院全体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参与。讲座聚焦思政育人第一课,着力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引导学生爱国荣校,助力学生明确新学期学习任务和奋斗目标,以良好精神风貌开启新阶段。
侯杰老师以哈萨克斯坦朱巴诺夫大学孔子学院为例,将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作为切入点,向学生们生动且深刻地讲述了文化交流与青年使命担当间的紧密联系。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朱巴诺夫大学孔子学院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通过丰富的语言课程设置、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形式,实现了语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成为中哈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这些内容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文化交流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拓宽了国际视野。
在阐述文化自信与青年使命担当的关系时,侯杰老师强调,文化自信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孔子学院通过语言教学与文化活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让外国学员了解中国文化,增强了我们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侯杰老师列举了众多青年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的案例,鼓励同学们在文化交流中坚定文化自信,传播中华文化,展现中国形象。为丰富讲座内容,侯杰老师播放了多段相关视频,展示了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发展成果、中哈文化交流的精彩瞬间以及青年志愿者的风采,这些视频生动形象地呈现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和青年在其中的担当,让同学们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激励着同学们积极投身文化交流活动,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文化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
讲座最后,侯杰老师着重强调了当代青年的使命与责任,对我院学子提出了殷切期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文化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作为文化交流的主力军,当代青年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
国际经贸学院党委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多元育人路径。未来,学院党委将继续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持续深化思政教育,培养更多具有深厚家国情怀、强烈使命担当和高度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青年,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