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高校 >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 | 用AI思维与技术赋予未来成长

发布时间:2025-03-20 20:03:22

2025年3月20日,材料学院学工队伍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平台,组织师生集中收看了《两会科教新观察——AI主题系列直播》。此次活动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科研及职业发展的深远影响,旨在引导学生把握时代脉搏,培养科技素养,探索人机协同的成长路径。直播围绕“AI技术革新教育模式”“工程师如何与AI共生”等议题展开,专家指出:“未来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将从单一技能转向‘人机协作能力’,如批判性提问、跨领域整合及伦理判断力。” 结合材料学科特色,直播还探讨了AI在材料研发中的应用场景,例如通过算法预测材料性能、优化实验设计等,引发学生热烈讨论。

640 50.jpeg

面对AI工具,我们首先要建立"数字清醒"意识。当ChatGPT流畅输出答案时,我会像对待陌生网友般保持警惕:交叉验证关键数据、溯源核心观点、用批判性思维审视逻辑链条。在人工智能课上,我们甚至专门练习"挑错训练",培养识别AI幻觉的敏锐度。真正的AI素养不是技术崇拜,而是掌握"人机协同"的艺术。我建立了自己的AI使用守则:用AI扩展思路而非替代思考,用其处理机械劳动而保留创造领域,始终将人类伦理作为决策基准。就像用望远镜观星,既要善用工具放大视野,也要保持独立判断。这个时代,AI素养已成为数字原住民的生存技能。当我们学会与AI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既能享受技术红利,又能守护思维主权,才能真正驾驭这场智能革命,而不是被算法浪潮裹挟前行。

在观看了这场关于应对 “AI 幻觉”、提升 AI 素养以及驾驭 AI 的直播后,我深受启发。“AI 幻觉” 问题不容小觑,它可能会让我们得到错误的信息或决策依据。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AI 依然是强大的工具。当代年轻人,需要具备理性辨别 AI 输出的能力,就像在信息洪流中筛选真金,不被虚假表象迷惑。同时,主动学习 AI 知识,了解其原理和局限,才能更好地驾驭它。我们不应只是被动使用者,而是要成为能与 AI 协同合作、发挥其优势的主导者。这要求我们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培养创新思维,将 AI 融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其助力我们走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未来,而不是被其左右,在 AI 的浪潮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实现人与 AI 的和谐共生与共同发展。

Deepseek作为一款强大的人工智能工具,确实能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便利。它能快速生成文本、提供信息,就像一位聪明的助手,随时为我们答疑解惑。然而,它也有一个“坑”——可能会产生幻觉,即生成不准确或不存在的信息。为了避免踩坑,我们首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相信它给出的所有答案。在使用时,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判断,对于重要的信息,最好通过其他可靠渠道进行验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发挥Deepseek的优势,让它成为我们可靠的帮手,而不是被误导的工具。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需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多方查询判断信息正误,这样才能不被所谓幻觉所迷惑。

640 51.jpeg

这次的直播,让我深刻感受到了AI技术如何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DeepSeek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不仅展示了其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从智能家居到精准医疗,DeepSeek的应用场景广泛且深入。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然而,在享受这些便利的同时,我也开始反思:AI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否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某些传统技能或生活方式?人与机器的关系又将如何平衡?这次直播不仅是一次技术的展示,更是一次对未来的深思。我认为,在拥抱AI技术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以确保在智能时代中保持人类的独特价值和竞争力。未来已来,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迎接AI技术为我们带来的更多可能。

当AI成为新时代的“水电煤”,材料学院正以“一站式”社区为支点,撬动育人模式的革新——既教会学生驾驭技术的“术”,更守护独立思考的“道”。正如直播尾声的寄语:“真正的竞争力,在于让AI成为你脑回路的‘催化剂’,而非‘替代品’。“


责任编辑:付春岚
材料学院学工队伍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平台,组织师生集中收看了《两会科教新观察——AI主题系列直播》。此次活动聚焦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