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下青春 收获未来——仲英书院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育人新范式
为推动文化育人高质量发展,西安交通大学仲英书院依托“仲青春”文化育人坊,以“西迁精神”为核心,构建了理念引领、生态培育、品牌打造、实践创新的四维育人体系,形成具有交大特色、青年特质、仲英特点的文化育人范式。
一、深耕精神沃土,筑牢文化育人根基
一是凝炼价值行为准则。立足“西迁精神”内涵挖掘和“党建引领”精神根基,通过“青年大讨论”收集500余条实践智慧,凝练形成《英仔“爱国奋斗”行为规范》。同步构建《仲英书院“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确立“德育正方向、智育促发展、体育强体质、美育培审美、劳育践行动”等20条具体举措,实现文化育人具象化、生活化。
二是涵育文化自信底色。将德育塑造、美育培养等纳入综能课程体系,依托“仲英文化历”,建强沈杨书社笃学中华文脉,鼓励仲青春微宣讲团打造宣讲课单,在党建引领和中华文化中塑造学生崇德向善的价值追求。连续三年开展“仲英榜样”评选150余人,通过事迹展播、访谈沙龙等形式,让榜样力量浸润人心。
二、创新育人载体,构建文化生态体系
一是打造四维工作室矩阵。建设“党团建设、学业提升、就业创业、心理健康”四大工作室,形成“一室一品牌、一月一主题”的文化生态,近四年培育十佳、特色示范党支部9个,学生先后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奖和百佳心理委员等荣誉称号,年均就业率超过99%,学业提升工作室累计帮扶达3万人次,获评省级示范工作室,就业创业及心理健康工作室获评校级工作室。
二是营造浸润式文化空间。构建“一廊四区”文化景观带,设置一站式社区长廊、创意互动区、智慧学习区、仲英榜样区和娱乐休闲区等特色区域,打造“暖心驿站”“图书漂流”等共享空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楼宇、景观雕塑等环境要素,形成“移步换景皆育人”的空间格局。
三、焕新文化品牌,涵育文化生态格局
一是构建创意文化生态。依托“文化+”平台,结合国庆、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樱花、梧桐等校园文化节日,设立文化创意基金,支持学生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数字媒体创作,打造金色梧桐节街拍、红色电影配音大赛等校院文艺活动,形成“日日有活动、月月有精品”的文化景观,年均开展读书会等活动300余场,产出各类文化作品1000余份。
二是打造青春文化符号。“文化+理念、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榜样”协同发力,师生共同创意设计“仲夏英才”“仲小英”IP形象,推出系列文创30余款,形成“吉祥物、思政漫画、系列文创产品、表情包、思政MV”等紧贴学生需求、可信可爱的“文化新宠”。
四、强化研用贯通,提升文化育人质效
一是构建智慧育人生态链。年度开展3000余人次学情调研,分析文化需求偏好,形成调研报告、工作法、工作案例等研究成果20余项;利用智慧社区、大数据预警分析系统,结合学生支持系统实时记录学生文化活动参与度、生活学习感受度等数据,生成学生个性化成长建议。
二是培育文化实践共同体。年均组建80支“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和乡村支教”实践队,创新文化探寻实践形式,建强一流学生社团英仔爱心社,近千名学子走入新疆、西藏、宁夏、云南地,从文化接受者转变为传播者,打磨出《共绘团结画卷,奔赴美好“疆”来》等10余项获奖成果,相关活动获国家级媒体报道,阅读量超10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