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西安交通大学圆满收官
10月29日至11月2日,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举行。本届竞赛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共青团陕西省委承办。自2024年6月份启动以来,共吸引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2700余所高校的39万余个创新创业项目、300多万名学生参加,评选产生金奖项目280个、银奖项目554个、铜奖项目1564个。西安交通大学以11项金奖的优异成绩位列金奖数全国第一,再次捧得大赛“优胜杯”,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获批“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基地。
青创报国 挺膺担当 奋力书写崭新篇章
11月2日晚,大赛闭幕会暨大学生青创报国汇报会在西安交通大学思源学生活动中心举办,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邢善萍,陕西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窦敬丽,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盛,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等出席闭幕会,本届“挑战杯”相关主办、承办、支持、合作单位代表以及其他相关负责人参加闭幕会。来自全国高校近4000名参赛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挑战杯”盛会的圆满收官。
阿东在致辞中指出,广大青年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胸怀“国之大者”,把牢创新创业航向,在创新创造中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矢志创新创造,逐梦创业浪潮,做勇于创新创业的实干家;激扬奋斗精神,勇于攻坚克难,以滴水穿石的韧劲和青春的奋斗挺立时代潮头。团组织要当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将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作为实践育人重要工作,引领青年学子在创新天地中成长为栋梁之才。
邢善萍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广大青年朋友致以诚挚问候。邢善萍说,“挑战杯”系列竞赛是共青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响亮品牌,对于促进青年人才培养科创精神、参与科创实践、投身科创报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陕西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紧扣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加速产业迭代升级、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青年才俊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空间。诚邀广大青年朋友加盟陕西、拥抱陕西、扎根陕西,在创新创造创业中书写精彩人生。
卢建军在专题报告中讲到,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内在一致、相互支撑,应把三者有机结合、统筹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重要结合点的作用,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作为突破口,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他指出,作为秦创原的重要窗口,西安交通大学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正在加快实施汇聚创新资源“6352”工程和“1121”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借助本次大赛,西安交大将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创新工作,为参赛学生和获奖项目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张立群在致辞中向进入全国决赛终评的426所高校、839个项目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关心和支持赛事筹办和学校发展的各位领导、老师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衷心感谢。他指出,“挑战杯”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全国性赛事,创新创业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青年是创新创业中的重要生力军。希望所有同学能以参加“挑战杯”为起点,自信自强、敢闯会创,加快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跨界融合的创新创业卓越人才。未来,西安交通大学也将以此为契机,建立赛事成果项目孵化器,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科技企业培育孵化、服务产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别朝红以“智汇新港,青创未来”为主题,发布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优秀青年创业人才招引政策。她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一流大学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西安交通大学将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金奖项目落地孵化及团队成员学习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欢迎全球青年才俊共创美好未来。
闭幕会上,签约环节进一步助力大赛“后半篇文章”落地生根。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与中关村科学城、上海张江集团、苏州工业园区、湖南湘江新区、陕西省西咸新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六家单位签订共建“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基地合作框架协议。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等5所学校的优秀创业项目负责人与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陕西金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陕西资本市场服务中心进行了现场签约。
青创报国和项目路演环节中,乐聚机器人创始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冷晓琨分享其坚守八年,实现人形机器人国产化的创业故事。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王瑞辰、香港青年郭玮强分享了当代青年以创业为驱动,聚焦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的故事。江苏南通职业大学“天宫画师”团队、哈英理工大学弗拉基米尔·波波夫、清华大学“质检先锋”团队分别登台进行“青创绽放”优秀项目路演。
闭幕会上,与会嘉宾向大赛“挑战杯”“优胜杯”和金奖项目代表颁奖。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盛、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登台交接“挑战杯”会旗,大连理工大学成为下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承办高校。
异彩纷呈 交流碰撞 着力激发创新思维
本届“挑战杯”竞赛期间,西安交通大学在同期活动上实现多元构思、多样供给。聚焦国家发展、科技前沿、产业赋能等领域,开展“礼赞科学家精神——院士名家系列报告会”“‘初心回望,挺膺担当’——我与“挑战杯”的故事主题沙龙”“‘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等活动,在科技创新和前沿探索中鼓励青年碰撞思想,茁壮成长。聚焦国情社情、感知时代脉搏,设置交大西迁博物馆参观研学、原创话剧《追忆西迁年华——向西而歌》线上展演、“走进千年古都,感受魅力三秦”主题研学、青年创新领航计划暨青创训练营等活动,在参观体验和沉浸感受中鼓励青年坚定初心,青创报国。
“礼赞科学家精神——院士名家系列报告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爱慈、卢秉恒、陈志南围绕科技创新分享交流,全方位、多角度展现科学家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勇于创新的科研态度以及深厚的家国情怀,同时设置“贤者对话青春”环节,让青年学子在与院士名家的近距离接触中深刻感悟、自主弘扬科学家精神。
“初心回望,挺膺担当”——我与“挑战杯”的故事主题沙龙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副教授李强、华中科技大学在读博士孟锦涛进行主旨报告,并由4位历届大赛金奖获得者现场分享与“挑战杯”的点点滴滴,为优秀团队与参赛师生搭建互动交流平台。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集中立体展示本次大赛主体赛和专项赛共839个参赛团队项目作品,呈现当代青年大学生投身科技报国的生动实践。
交大西迁博物馆参观研学和原创话剧《追忆西迁年华——向西而歌》线上展演,引导大赛嘉宾和参赛师生近距离、沉浸式感受交大西迁的历史,了解西迁精神的时代内涵。
“走进千年古都,感受魅力三秦”主题研学和青年创新领航计划暨青创训练营,通过走访研学、交流研讨、创业辅导等方式,助力遴选优质项目和人才在陕落地发展,为陕西省的创新发展注入源头动力。
精心策划 全力筹备 聚力打造圆满赛事
西安交通大学作为本届“挑战杯”赛事的承办高校,高度重视承办工作,牢记办赛宗旨、围绕育人目标、坚持高位谋划、做好顶层设计、落实全员办赛,持续聚焦为党育人,突出群众导向和实践导向,坚持胸怀“国之大者”,扩大赛事参与,切实赋能青年。
体制机制方面,针对“挑战杯”组建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双组长,各分管校领导担任副组长,下设筹备工作专班,专班主任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兼任,工作专班成员由校内14个单位负责同志组成,设综合协调、竞赛组织、新闻宣传等11个工作组,并与团中央、团省委指挥部定期召开工作会、合署办公,合力备赛。专项工作方面,针对服务工作,开通、上线赛事系统及学校志愿者服务热线。针对宣传工作,在精简节约原则下力求质量过硬、创意够新、格局够高。针对保障工作,招募5045名赛事志愿者,联合18间酒店确定5000余个床位确保住宿需求,提供赛事期间接送站大巴200辆,接送参赛师生3万余人,并为所有参赛师生免费发放食堂就餐卡,协调参赛人员用餐专区,做好交通协管工作,合理实现人员分流,确保有序参与,圆满完成本届“挑战杯”各项承办任务。
项目打磨方面,自2023年9月开始,成立由团委、科研院、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处、国际处、就创中心、实践教学中心及各学院、书院组成的项目培育工作组,由团委具体负责实施。第十四届“挑战杯”竞赛全国组委会秘书长、西安交大党委副书记王欢多次主持专题会推进项目培育工作,并勉励参赛团队以赛促研,加速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校团委依托校内“腾飞杯”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全校大型宣讲会与书院专场动员会30余场,共吸引超2000个学生团队、上万名学生报名参赛,1426位校内外导师指导学生参赛,参赛规模为历届之最,并于寒暑假期举办“攀登计划”学生科创挑战营,引导学生科创团队融入学校创新发展战略,为学生团队提供全方位的资源支持和专业指导。在资源筹措方面,在团中央和团省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大赛得到了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陆联运通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中乔体育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已经落幕,大赛“后半篇文章”正等待着新时代青年去创造和书写,他们将从“挑战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以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注入强劲青春动力,以青创报国的实践成果,奋力书写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时代华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