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桃精神”涵养优良学风,塑造“一站式”卓越育人成效 ——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风建设纪实
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的关键所在。学风建设是塑造大学生积极精神面貌的关键途径,其优劣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评价。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近年来不断加大在学风建设上的投入,积极探索以优秀大学文化促进学风向好的有效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传承精神,锚定学风建设方向
一流的大学文化是一流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条件,运用在学风建设工作中亦然。西安工程大学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校,办学发展历程亦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筚路蓝缕。二十世纪后半叶,陕西纺织产业为国家战略发展和民生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梦桃精神”正是诞生在那个时期,以“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为核心的劳模精神的突出体现,2019年,赵梦桃荣获了“最美奋斗者”的荣誉称号。同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亲切勉励赵梦桃小组时,再次强调了“梦桃精神”的重要性。他鼓励大家继续以赵梦桃同志为榜样,在工作中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精益求精,争做新时代的最美奋斗者,将“梦桃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近年来,西纺人积极响应总书记号召,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主动践行“梦桃精神”,把先进文化作为爬坡过坎的“加油站”。在此契机下,机电工程学院深入探讨以“梦桃精神”塑造当代大学生积极精神风貌的时代价值和现实路径,把“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学生学习实践,把“不让一个伙伴掉队”的理念厚植在学业互助行动中。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为依托,打造“学在机电”品牌,培育“善学、助学、乐学、优学”的育人生态,把传承“梦桃精神”内化为先进制造行业优秀人才培养目标的主动契合。
二、直面问题,明确建设路径
学院定期面向全体学生深入开展学风现状大调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找准问题、对症下药。当前学风向好的阻力主要有三方面:学生拼搏奋斗意识不强,表现在学习主动性不足,部分学生存在“躺平”心态明显,依赖考前突击;学困帮扶机制不完善,学业困难学生缺乏精准帮扶,师生互动渠道不畅;榜样引领力不足,优秀案例辐射范围有限,缺乏持续激励效应。针对以上问题,学院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以“梦桃精神”为引领,构建“价值塑造+习惯养成+精准帮扶+榜样示范”四位一体学风体系。
三、多维发力,打造“一站式”育人闭环
(一)“善学”筑基:习惯养成浸润日常
开展耕读文化浸润教育实践。结合劳动教育,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农耕劳作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开展晨读打卡等,在阅读经典文献中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主题研讨中深化对耕读文化的理解与体悟。开展学霸笔记分享。学院收集各科学霸笔记进行公开展示,推广学习方法,传递学习思维,建立学科笔记资源库,推动学习经验传承。搭建成长互助圈。学院牵头成立15个“学生成长趣缘搭子团”,组建跨学院、跨年级学习兴趣小组,以“传帮带”促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共学成长圈。
(二)“助学”兜底:精准帮扶不留死角
开展教师微答疑。学院专业教师定期在“一站式”学生社区针对重点科目进行辅导;自发组织期中考试、考前备考、集中答疑等,发挥朋辈作用,共同进步;开展“梦桃式”互促互优小课堂。学院成立“梦桃式”互促互优帮扶团队,通过常态化帮扶、重点帮扶、精准帮扶等,形成助学反馈链;实施考前冲刺营行动。学院针对高挂科率课程,通过不同形式组织集中复习与模拟测试,助力学生攻坚克难。
(三)“乐学”赋能:兴趣驱动内生动力
开展专业前沿论坛。学院邀请行业专家、校友分享技术趋势,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前沿知识,点燃专业热情;实施专业文化演讲。学院以“机电人的使命”为主题,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以专业元素、专业背景、专业文化、专业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提升专业志趣;开展最美笔记征集活动。学院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最美笔记活动,使学生发现笔记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优学”引领:榜样示范辐射全局
实施培优“星”计划。学院通过选树学院优学之星、科创之星、奉献之星、励志之星、进步之星和集体之星等,以学生感染学生,以学生影响学生,用榜样的力量做到示范引领;开展先锋经验说。学院通过学习篇、保研篇、考研篇、留学篇、求职篇、科技竞赛篇等六大板块构建学院学业经验分享的学业指南,发挥朋辈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学风示范展示。学院举办“梦桃精神耀前路 强国奋斗勇担当”文艺思政大课暨榜样先锋颁奖典礼,弘扬和展现传统文化之美、爱国报国之情、青春奋斗之志、梦桃精神之光;设立“梦桃学风标兵榜”,通过开展榜样的力量宣传、优良学风示范班风采展示等,营造学院争先创优的良好学习氛围。
四、数据发声,托举学生成长梦想
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近几年,学院学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学风改善显性化。学生课堂前三排空位率显著减低,重难点科目挂科率呈现下降趋势,四六级通过率逐年提升;二是榜样力量立体化。学院学生竞赛参与率实现翻倍提升,2024年学生在高教杯、三维数字化大赛等竞赛中荣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20余项,实现了学校“互联网+”国赛铜奖零的突破。2024届升学率达到了26.2%,就业率达到了92.64%,均创历史新高;三是育人生态长效化。学院组建的“梦桃式”互促互优小课堂,形成辐射全院的学习社群,已经开展50余期,覆盖学生1500余人次,学生从被动接收转为主动参与,课程从“菜单型”也逐渐转为“需求型”。师生之间交流壁垒逐渐打破,师生互动频次明显提升,学业帮扶满意度逐年提升,校企合作单位对毕业生质量反馈也逐年利好。
五、展望未来:深耕精神,续写卓越
在后续工作中,学院将继续整合育人资源,把学风建设工作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在锚定学生成长需求上持续发力。一是积极拓展“一站式”学风育人场景,推动学风建设向宿舍、实验室、校企实践基地延伸,构建全域学习生态。二是凝聚师生共同体,号召全体师生以“梦桃精神”为灯塔,把“梦桃精神”继承好、实践好,共同书写“学在机电”新篇章。
以精神铸魂,以行动筑梦。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将持续以“梦桃精神”为帆,以“一站式”育人为舵,在学风建设的航程中破浪前行,培育更多堪当时代重任的卓越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