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青棠暖阳”志愿队走进长安区神舟五路社区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为彰显青年担当,助力儿童科学素养提升,5月10日,丁香书院“青棠暖阳”志愿队走进长安区神舟五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18名社区儿童开展沉浸式科普教育活动。活动围绕生物显微观察、电磁转换实验、光学现象解析、大气压强验证四大主题,激发儿童科学探索热情。
活动伊始,志愿者介绍并演示了书院学生在科创实践中制作的声控机器人,看着机器人在声音的控制下停顿,小朋友建立起了对“传感器”概念的初步印象。之后志愿者组织击鼓传花破冰游戏,随着鼓点音乐节奏起伏,小朋友们在志愿者引导下进行个性化自我介绍,迅速建立情感联结,现场气氛瞬间升温。
微观探秘:打开细胞世界之门
志愿团队携带便携式显微镜及20余种动植物标本,带领小朋友开启“微观世界大冒险”。志愿者将显微镜比作"科学放大镜",用"细胞就像生命积木"的比喻讲解基础概念。通过分步骤演示载玻片制作、焦距调节等操作,指导孩子们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壁、蝴蝶翅膀鳞片等结构。在“观察小能手”互动环节,志愿者鼓励参与者描述细胞形态,理解生物多样性。
能量转换:手摇发电实践课
志愿者向学生展示手摇发电机教具,以"齿轮小火车运送能量"的拟人化讲解,阐释"摇动产生电力"的科学原理。通过控制手柄转速观察灯泡明暗变化,配合电流指示器灯光闪烁效果,将抽象的电能转换过程转化为直观体验。
光学魔法:三棱镜里的彩虹
志愿者利用儿童安全型三棱镜套装,打造"光线魔法课堂"。将阳光喻为"隐形彩虹制造机",通过角度调节演示七彩光谱生成过程。设置"彩虹追踪"互动游戏,指导孩子们利用反射板在教室墙面捕捉色散现象,同步讲解彩虹形成条件。延伸实验使用水杯、玻璃砖等生活物品,验证折射现象在日常环境中的呈现。
气压挑战:马德堡半球实验
志愿者通过吸盘挂钩等常见物品,类比解释"看不见的空气力量"。采用透明亚克力材质马德堡半球装置,在安全防护下演示抽气前后半球分离力差异,配合压力传感器数值变化,将1个标准大气压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可感可知的互动体验。实践环节指导孩子们分组操作微型真空泵,观察气球在负压环境中的形态变化。
神舟五路社区负责人田老师参与活动全程后高度评价本次活动:“青棠暖阳志愿队带来的创新性教学模式,成功激活了社区儿童的科学求知欲。西电学子展现出的专业素养与奉献精神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将复杂原理转化为趣味实验的设计能力,充分体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田老师同时表示,期待与志愿队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同打造科普示范点。
志愿者满秋磊表示:“通过设计适合儿童的实验课程,我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科普教育资源,这种实践是对‘科技报国’理念的生动诠释。”志愿者伍慧莹也表示:“孩子们操作显微镜时的专注神情,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教育帮扶的现实意义,这比任何纯粹理论学习都更具冲击力。”
据悉,丁香书院将持续推进此类科普行动,深化实践育人体系,秉持知行合一理念,通过“青棠暖阳”品牌项目搭建起专业学习与社会服务的转化桥梁。不仅在参与者心中播撒科学火种,更在志愿者肩头压实责任担当,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