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暑期实践|新生书院看吉林”实践日志(二)

发布时间:2024-09-19 10:13:32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新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生书院(2023级)响应吉林省委“创业奋斗‘就’在吉林”的时代号召,积极组织开展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吉林的红色资源,引导广大青年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挖掘红色故事。书院一行6人在参观长春市东北沦陷史陈列馆、长春南大营旧址陈列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后,于7.16晚到达吉林省吉林市。

正值七月火红日,来到吉林市的第二天实践团队先后前往了吉林市丰满劳工纪念馆、吉林市烈士陵园开展教育和祭拜先烈研学活动,用脚步探寻吉林历史根脉,用心灵体悟城市文化之魂。

吉林市劳工纪念馆,即丰满“万人坑”遗址。它是1938年至1945年日伪时期为修建丰满水电站而殉难的劳工遗骨掩埋地。

7月17日上午,全体队员前往吉林市劳工纪念馆。透过车窗看到竖立在吉丰东路上醒目的标志牌,它引领着人们来到东山脚下的这个纪念馆。巍巍的青山,翠绿的松柏,瞬间衬托出庄严与肃穆,在这样的氛围下队员们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队员们步入苦难劳工史实陈列展厅,馆内一件件历史遗物、一幅幅历史照片揭示着日军残暴的面目。

劳工们在日本监工、特务和警察的残酷虐待下,每天要从事十几个小时的繁重体力劳动,吃的是野菜和橡子面,穿的是麻袋片衣服,住的是“马架子”半地下临时工棚,不计其数的劳工被夺去生命。工地有记录的死亡劳工六千余人,解放后根据工地相关人员的回忆,包括工伤、疾病、日本杀害等实际死亡的劳工人数远远超过一万。死亡劳工尸体被抛尸于东山脚下,形成了今天的“万人坑”。随着地上箭头的指引,队员们进入遗骨陈列厅,一具具触目惊心的遗骨、一句句冰冷的死因,引领大家穿越时空,回到那段残酷的历史。介绍展厅中展示的实物和照片,还有院落中一个个默默伫立的石碑,都在诉说着劳工们的坚韧与辛酸。

1.jpeg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参观完纪念馆后大家深刻地感受到了那段屈辱与抗争交织的历史,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以史为鉴,振兴中华的决心。

下午,队员们来到了吉林市烈士纪念馆,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尊在白山黑水间映衬着的大型雕像,这位面容清瘦、铁骨铮铮的汉子,就是中共吉林省历史上第一位省委书记,抗战时期中共南满省委书记兼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政治部主任、副总司令,抗日名将杨靖宇将军的亲密战友——魏拯民烈士。走过纪念馆,队员们认识到魏拯民不仅是一位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员,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工作者。他时刻激励身边同志,曾经说过:“人在世间为人,总得有为国为民的志气,不得遇事坐视旁观,采取毫不关心的态度。”朴实的话语,生动诠释了先辈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紧接着,队员们参观了抗联英烈展厅和江城英烈展厅。

2.jpeg

不论抗联英烈展厅展出的张玉珩、宋铁岩、李东光等16位烈士,还是江城英烈展厅展出的郑墉、王景洲、关喜志等12位烈士,以及吉林市烈士陵园内安葬的150多位烈士……坚定的理想信念、伟大的牺牲精神,都深深打动着我们。

3.jpeg

丹心碧血英名垂史册,松水白山烈士耀江城。缅怀英烈,最好的方式就是传承。队员们表示,将铭记烈士事迹,赓续烈士精神,牢记初心使命,不断提升自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天的实践之旅,虽然短暂却充实。从丰满劳工纪念馆到吉林市烈士陵园,从万人血泪史到慷慨烈士传。大家更加深入了解到东北的抗战历史和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也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和奋斗方向。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将铭记历史、继承先烈的遗志,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以实践行动践行使命。


责任编辑:杨勇刚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新生书院积极组织开展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