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味本草淬初心 一纸研榜映匠心 ——皖西学院中药学考研率破70.6%!
“树木在森林中相依偎而成长,星辰在银河中因辉映而璀璨”。近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结果陆续揭晓,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中药学专业58名学生中41名学生成功上岸,考研录取率高达70.6%,考研率创皖西学院历史新高,较去年提升26个百分点,其中多名学生被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录取。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显著成效,也为地方高校专业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板。
厚积薄发:专业底蕴赋能学生成长
皖西学院中药学专业立足大别山中医药资源禀赋,依托安徽省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从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新生们便在“精研本草,传承岐黄”的浓厚氛围中开启求学之旅。专业课程设置精心且全面,老师们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着每一个知识点,引导学生们逐步走进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世界。近年来,学院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验实训、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等举措,系统性提升学生科研素养,为了让理论知识落地生根,该专业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备,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在这里,同学们亲手操作中药炮制、提取、鉴定等实验流程,将书本上的文字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技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次次的实验失败与成功,都让他们对中药学的理解愈发深刻,科研创新思维也在悄然萌芽。
多维护航:师生齐心共筑升学之路
微以致远,润物无声。皖西学院始终秉持着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在大学四年中班主任和辅导员自开学初就在班会告诫班级同学既要目光长远,又需脚踏实地,“凿深井”方能“饮甘泉”,并坚持对全班同学进行“全覆盖、注重点、结对子”的一对一谈心谈话,充分了解每位同学的特点,时刻关注每个阶段的心理变化,决不让一人掉队。为助力学生备考,生工学院成立考研指导专班,从院校选择、复习规划到复试指导全程跟踪服务。通过举办考研动员大会、“研途有你”经验分享会、邀请导师开展讲座等方式,指导学生完成报考、择校等关键工作为学生扫清备考障碍,考研结束后组织开展调剂经验分享会,精确指导,抢抓先机,营造全院师生自上而下地全力为学生服务的良好氛围。2025届毕业生杨同学(考入中国药科大学)感慨道:“学院不仅为我们匹配了研究方向契合的导师,还定期组织模拟面试,这些支持让我们面对竞争时更有底气。”
扎根地方:产教融合反哺教学创新
在深化考研辅导的同时,皖西学院中药学专业坚持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与多家药企共建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将论文写在大别山的田间地头。毕业生既能在学术深造中体现扎实功底,也因丰富的实践经验备受导师青睐。专业负责人表示:“考研率的突破不是偶然,它源于学生对专业的深度认同,更是产教协同育人成果的集中体现。”
皖西学院中药学专业此次考研的亮眼成绩,不仅是学生们个人努力拼搏的见证,更是专业多年来深耕细作、优化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力彰显。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皖西学院中药学专业正砥砺奋进,培育更多优秀中医药人才,续写中医药发展的崭新篇章。相信在未来,这一专业将持续绽放光芒,为中医药事业的振兴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文图/高韵 预审/李艳 审核/宣平)
附:
序号 |
姓 名 |
录取学校 |
1 |
杨娜 |
中国药科大学 |
2 |
苏静 |
中国药科大学 |
3 |
李宁宁 |
中国药科大学 |
4 |
刘淼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5 |
邢运月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6 |
王振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7 |
吴梦怡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8 |
刘康威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9 |
陈思彤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10 |
许玉佳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11 |
孙奕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12 |
管恒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13 |
程甜甜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14 |
夏桐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15 |
李薇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16 |
王婷婷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17 |
方斯洋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18 |
杨璐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19 |
任晓茹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20 |
陈涵琪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21 |
甘丽敏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22 |
阮关蕾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23 |
陈晓云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24 |
李娜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25 |
李永豪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26 |
宗诺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27 |
杜凌峰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28 |
陈宇阳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29 |
葛洪伟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30 |
房梦杰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31 |
黄字妍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32 |
黄小宇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33 |
赵子豪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34 |
王月 |
浙江工业大学 |
35 |
周慧君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36 |
孙锦绣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37 |
王咏丽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38 |
赵雯雯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39 |
李铭 |
宁夏医科大学 |
40 |
田佩 |
皖西学院 |
41 |
刘宾慧 |
皖西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