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让青春成长始终与温暖同行
教育之道,始于足下。武汉科技大学大学以“力量下沉”破题育人变革,推动领导垂范、思政铸魂、管理增效、服务暖心四股力量直抵社区一线,构建“人在社区聚、事在社区办、难在社区解”的零距离育人生态。在这里,校领导的关切从办公室延伸至学生寝室,思政教育从课堂浸润到生活场景,管理效能从制度文本转化为身边实事,服务温度从窗口传递至成长点滴——让育人力量真正扎根学生土壤,让青春成长始终与温暖同行。
领导干部、教师队伍、学工队伍、后勤服务、学生团队等多支队伍进驻社区,保障力量下沉,深入学生、围绕学生、关照学生的力度不断加大,打造了“三全育人”的新阵地。满足社区内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思想学习生活需求,在管理中自觉强化自身道德修养。
一、领导力量深入一线率先垂范
出台《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实施方案》,从行政楼到学生社区,从政策制定到床边对话,体察学情、关爱学生、释疑解惑、解决问题,校院领导以“头雁之姿”率先垂范。党委书记的党课开在社区、宿舍走廊,领导干部的足迹印在每间寝室——用“走下去”的姿态倾听诉求,以“沉到底”的决心破解难题,让治校育人的温度触手可及。学校职能部处主动谋划、统筹安排,党委组织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工部、综合办、保卫处、后勤管理部等部门做好社区管理、主题设计和活动安排,促进各项活动在社区有序开展。“沁湖时光校长有约”、“师生面对面”、“院长书记讲党课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校院、职能部门领导带头践行“一线规则”蔚然成风。
二、思政力量扎根一线润心铸魂
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咨询师等入驻学生社区,打造让学生“想得起、找得到、信得过、托得住”的社区思政骨干队伍。
一是让“辅导”“长”在学生中。明确谈心谈话、组织班会、走访宿舍等工作要求,落实思政教育、班团建设、应急处突等职责任务。实施辅导员驻宿舍制。各学院(部)辅导员入驻学生社区办公,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全面了解学生生活状态和思想动态,真正把“辅导”“长”在学生中间。
二是让先锋作用在学生中。建立辅导员工作室、生涯咨询室、心理解压室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许白昊班”学生党支部带头入驻,各学院设立功能党支部或党员工作站如雨后春笋。辅导员工作室在社区遍地开花。开展专题思政课、读书沙龙等深度交流活动,点对点解答学生学习、思想、生活、工作等诸多困惑。
三是让青春活跃在学生中。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围绕压力应对、情绪调适等主题,组织开展手工制作、电影赏析等活动,在学生“家门口”开展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发挥好体美劳教育的支撑作用,实施“环湖健康跑”体育锻炼计划,鼓励学生“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每年评选劳动模范班级、模范宿舍和劳动之星,
三、专业力量下沉一线同频共振
各学院企业导师、学业导师、班主任每月、每周下社区,定期开展“闪亮的青春”“师说”等品牌活动,打造社区专业微课堂,举办互联网+竞赛培训、青年学习荟和班会等活动,不仅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知识传授到生态赋能,院士、教授不再只待在实验室,专业力量的下沉重构了育人场景,让实验室的灯光照亮社区角落,让新质生产力的脉搏跃动在学子心间,更让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学子,都能在触手可及的资源中,找到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成长坐标,学校获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获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总决赛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2项,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2024年学生获国家级科技竞赛奖励1800余项。
四、朋辈力量共享一线学学相长
注重发挥学生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朋辈辅导常态化和志愿服务全覆盖,形成党委领导、社区搭台、学生参与的朋辈育人模式。一是学生党建进社区。依托社区党员工作室、各学院(部)特色党员工作站和“许白昊班”党支部、白联队党支部等示范党支部,健全党员责任区、先锋岗、工作坊等机制,广泛开展联学共建和志愿公益,切实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开展朋辈榜样宣传交流。选树一批优秀学生典型,分系列报道校长奖章获得者、优秀大学生士兵、考研就业典型等成才表率,邀请相关学生走进学生社区,分享个人成长经历,营造见贤思齐、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三是选拨、选聘高年级优秀学生担任朋辈助教,开展班团活动、学风建设、心理解惑等方面工作,帮助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着力构建朋辈互助辅导、学学相长的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