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职教师大漆技艺项目入选非遗名录
近日,洪山区公布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来自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艺”绘言传大漆技艺工作坊申报的“大漆镶嵌髹饰技艺”项目成功入选,项目负责人正是该学院90后非遗传承人叶天泰,此次入选也标志着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正式成为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单位。
叶天泰(右二)正在给学生们授课。
大漆技艺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大漆镶嵌髹饰技艺作为其中的重要分支,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的漆器中就已出现镶嵌纹饰,是中国传统漆器装饰工艺重要门类,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作为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的叶天泰,还同时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漆艺分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武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非遗传承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耐心和专注。”面对手中的漆艺作品,外表阳光、性格内敛的叶天泰总是能沉得住气,静得下心。他常常在工作室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专注于手中的漆器,一笔一画、一刀一刻,都倾注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畏。
“实践出真知”。一有时间,叶天泰便到湖北省博物馆等地实习实践,参与多项出土木漆器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协助李澜研究员团队修复完成省博馆藏文物、郑家湖墓葬、睡虎地墓葬、徐杨墓葬等饱水出土木漆器十余件。这些修复完成的漆器目前已在湖北省博物馆“楚国八百年”展厅、云梦县博物馆展厅展出,向世人展示着楚文化的辉煌与漆艺的精妙。“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修复它们不仅是对技艺的考验,更是对历史的尊重。”叶天泰说。
大漆作品: 蛋壳 螺钿 《冬韵》
作为大漆镶嵌髹饰技艺传承人,叶天泰还在各类大赛中屡获殊荣。他曾代表武汉市队参赛,斩获“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工艺美术设计师赛项三等奖、湖北省第三届民间工艺技能大赛漆艺赛项铜奖,并被授予“湖北省工艺美术技术能手”称号。其撰写的《走进文博世界的艺术课——<楚式漆器>活化与传承探究式教学活动案例》,荣获湖北省第十二届黄鹤美育节美术创新案例省级一等奖和湖北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节高校美育改革创新案例二等奖,其个人艺术作品也多次入选省级艺术展览。
入职以来,他除了担任专职辅导员,还承担了《中国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等课程的教学任务,课后经常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社区,了解非遗文化,传播非遗技艺,将思政育人与非遗文化传承紧密结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热爱传统文化的青年学子。他和团队依托“问艺”学生社区技能工坊这一平台,成立“艺绘言传”大漆技艺工作坊,以大漆工艺为核心,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拉近传统技艺与青年之间的距离,聚集了一批对中国传统手工艺、非遗文化感兴趣的青年学子。
星光闪耀欧泊镶嵌漆豆。
目前,工坊可进行大漆镶嵌、金缮修复、彰髹、戗金等多项非遗技法学习与体验,学员可以创作立体漆器、平面漆画或文创作品等多品类艺术作品。工作坊面向社区、中小学和全校开放,吸引了不同年龄和学科背景的学员参与。叶天泰深信:在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要“活起来”,还要流行起来、传承起来。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工作室师生作品广受社会关注,学生作品《竹筠疏影》荣获第十七届武汉市高校艺术节长江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作品大赛一等奖。
叶天泰及工坊的学生们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大漆技艺的研究与推广力度,通过举办展览、工作坊、学术交流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工艺。同时,学校也将积极探索大漆技艺在当代生活中的应用,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让大漆技艺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