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领衔 深耕一线 “三个聚焦”汇聚“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向上势能
在深化落实“大思政”工作格局的背景下,太原理工大学高度重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将思政工作成果转化为社区育人优势,创新探索辅导员名师工作室队伍入驻“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机制,积聚向上势能,推动社区服务全面升级。太原理工大学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一站式”社区的育人目标,通过“三个聚焦”构建"名师领航-团队护航-朋辈伴航"的立体化育人体系,搭建队伍创新入驻学生社区的“样板间”,让思政力量扎根一线、育人力量持续凝聚,打造社区共治共享的活力圈、幸福圈、成长圈。
(一)聚焦辅导员岗位本真,突出社区活动的实践性,打造学生社区“活力圈”
辅导员深入“一站式”学生社区,不仅仅是从办公室到生活区的场景重构,更是单兵作战到团队协同的模式升级,事务性应对到发展性引领的范式转变。
太原理工大学延展辅导员的育人半径,开设“一站式”学生社区第二课堂课程36门,通过“头脑派对”进行课程研讨与打磨,开发精品课程,面向三个党团服务中心、6个社区、200余个学生公寓小班开课。如,《“头雁聚能”学生骨干培育课》《“向榜样学习 与青春对话”青年公开课》等课程已累计受众学生500余人次,其中,“考公”你不知道的那些事旗帜引航:红色剧本杀、青春动能:大家看过来等课程都收到良好的教学成效和积极的学生反馈。
同时,拓展辅导员的育人空间,以实践淬炼为主要形式,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数学遇上剧——在数学之美与思政之韵中感知蓬勃力量》成果入选“思想铸魂 网育新人”大思政课优秀案例,实现校内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社区的活力。
(二)聚焦工作室团队特质,突出社区阵地的服务性,打造学生社区“幸福圈”
太原理工大学以辅导员工作室的形式重塑思政工作队伍,通过教师观察团、青年调查团,汇聚育人合力,构建资源融通的成长共同体,打造服务师生随时随地线下交流的“第三空间”。
组建教师观察团队,纵向深耕,绘制"学生四维成长画像"。组建思政研究团队,进行社区学生数据分析、需求调查,实现学生精准画像,让思政工作团队从管理者、引领者进阶为学生“成长合伙人”。如,开展《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团学骨干培养的路径研究》、《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与学风建设双向赋能的实践路径研究》等调查研究10余项,有效全面了解学生特质,推动社区育人向精准思政,形成个性化成长方案80余份,精准帮扶学业困难学生300余人成功逆袭。
组建学生调查团队,立体辐射,构建"能量朋辈传递网络"。选拔培养5支工作室学生骨干团队,并开展领导力提升特训。依托骨干进行“点单订制式”社区服务,让青年带动青年、让青年影响青年,社区服务时长逐步张增加、学生受众逐步扩大,形成师生互动和朋辈互助的"涟漪效应"。如,“党团善导站”咨询服务,根据学生点单所需,以辅导员与学生团队联合的形式,以月度主题开展入团志愿书填写指导、组织生活会流程指导、班干部竞选指导等活动,已面向社区600余名学生进行“你的推优材料我来指导”等指导服务,面向近180名学生开展了“青春启航 党旗引路”发展党员流程全指南咨询服务。
(三)聚焦名师示范引领力,突出社区内容的政治性,打造学生社区“成长圈”
太原理工大学发挥名师的智库效应,以名师导航,以项目驱动,做好学生的思想引航和成长导航。
名师领衔"思想引力场"。通过“一季一循环,一周一主题”的形式,邀请时代楷模、科学家、大国工匠、优秀企业家、奥运冠军等进社区开展事迹宣讲、沙龙茶座等活动,链接优秀校友、“三育人”标兵、“两优一先”等先进人物,开展圆桌会谈、经典研读等活动。如,“五星党支部书记谈”、“青春星火”圆桌会谈活动开展沉浸式思政教育,吸引学生自发开展微党课创排、共读一本书、团日活动方案研讨等活动,激发社区学生成长动力。
项目驱动“实践磁力场”。以名师的带动作用为牵引,邀请教学名师、行业专家、优秀专任教师指导学生项目实践、课外实践、理论研讨。省级名师领衔的团队,已培育挑战杯等比赛国奖x项,入选国家级实践项目、志愿服务项目10余项。
三、总结启示
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中,太原理工大学传承"围着学生转"的初心,坚持"带着学生跑"的智慧,通过“向善”党团班级建设辅导员工作室这一国家级名师工作室为代表的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入驻社区的创新实践,思政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明显提升,实现社区名师团队与社区师生价值共生。涌现出辅导员年度人物、省级高校思政工作中青年骨干等名师,培育出国家级思政工作精品4项,社区涌现出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获得者,相关经验被《人民网》等媒体报道。
当教育者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圈、朋友圈、成长圈,就能在润物无声中实现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让青春社区成为拔节成长的温暖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