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骄子·考研风采录】刘美婷:用坚持成就梦想
编者按:考研,绝非一条坦途,意味着无数个日夜的挑灯夜战,意味着要在孤独中坚守,意味着要一次次战胜内心的疲惫与焦虑。在铜院,就有这样一群勇敢的逐梦者,他们以笔为剑、以梦为马,向着考研这座高峰奋力攀登,用汗水与坚持书写着青春奋斗篇章,构成了校园里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图书馆的角落留下了他们专注阅读的身影,自习室的灯光见证了他们思索难题时紧锁的眉头,校园的小径回荡着他们背诵知识点的声音。他们放弃了休闲娱乐的时光,告别了轻松惬意的生活节奏,全身心投入到这场与自我较量的战斗中。这份对梦想的执着、对人生的坚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点赞。为此,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校大学生记者站推出【点赞骄子·考研风采录】系列报道,旨在展现铜院学子的风采,营造优良学风。
刘美婷,女,回族,中共预备党员,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2021级税收学专业学生,安徽省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1次,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校特等、一等、二等奖学金6次,望岳利他二等奖学金1次;获安徽省大学生财税技能大赛一等奖;先后获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团员”等。在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成功“上岸”安徽财经大学税收学专业。
阅己 越己 悦己
当回顾大学四年时光时,刘美婷发现,这四年来走的每一步都有迹可循。她会在每学期的一开始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比如大一下要考过“四级”,成绩和“综测”都要在班里名列前茅;大二上要拿下《初级会计资格证书》《MS计算机二级证书》;大二下要考过“六级”、拿到特等奖学金;大三上要拿到《教师资格证书》,同时多参加学科竞赛……
(刘美婷同学在校期间所获《荣誉证书》)
通过日复一日的努力,刘美婷的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也成功地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拿到了《普通话二甲证书》《初级会计资格证书》《MS计算机二级证书》《教师资格证书》,并在“安徽省大学生财税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与此同时,她凭借优异的成绩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三次特等奖学金等等。
刘美婷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并坚信那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必将在将来的某一天带来积极的回馈。当问及为什么要考研时,刘美婷说:“可能是想弥补高考的遗憾吧,想证明凭借自己的努力,我可以做到我想做的事情。同时,也想给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阅己,越己,悦己。”
朝乾夕惕 自律为纲
在一年的考研备考中,无论是酷暑难耐的夏日于户外背书时汗湿衣襟,还是凛冽寒冬在冷风中冻得手脚冰凉,刘美婷皆以坚韧意志克服环境考验,从未萌生退意。
(正在苦读的刘美婷同学)
备考生活被她严格规划为宿舍、自习室、食堂的三点一线,在规律的作息中构筑起充实的日常:每日在笔记本上详实记录学习计划,日均学习时长都在十小时以上。为保证高效专注,她以咖啡提振精神,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以隔绝干扰。
过去一年间,即便面对暑假及节假日的休闲诱惑,她内心虽偶有动摇,却总能以目标为锚,迅速沉心投入学习,始终以坚定的目标意识锚定备考方向,在单调而充实的重复中稳步向理想靠近。“计划不是束缚,是让努力有迹可循的指南针。”她说,规律的节奏让迷茫无处生根,每一个打勾的任务,都是向梦想靠近的印记。
最初的热望是最好的动力
考研的后期,焦虑如潮水般袭来。模拟题正确率波动、背诵效率下降、心态一步一步失衡……刘美婷也曾崩溃,陷入自我怀疑,对未来的不安如影随形。但她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既然已经走到这了,就不要放弃,咬咬牙坚持下去。”那些与自己对话的深夜,让她真正理解“坚持”的重量——不是永不疲倦的冲刺,而是带着疼痛,依然选择继续。
当考研成绩揭晓,分数背后是无数个晨昏的积淀。面对目标院校的录取通知,她最想说的是:“自律不是苛责,是用规划让努力有迹可循。计划留弹性,允许短暂疲惫,但别让‘放弃’发芽;迷茫时回归初心,最初的热望是最好的动力。”
刘美婷说:“考研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但只要你认真洗每一遍,等灯亮了,衣服一定是干净的。考研没有特别的秘诀,靠的就是300天如一日的坚持,不怕夏天热、冬天冷,不怕重复和枯燥,把自律变成习惯。自律,不是逼自己吃苦,而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一点一点靠近它。”
诚然,自律是最大的自由,愿每个为梦想努力的铜院人,都能在坚持中等来属于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