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一站式"社区铸魂育人新实践 ——以"庚续薪火,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为例
一、背景与意义
在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背景下,建筑学院党委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契机,创新实施"庚续薪火,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该活动将红色基因深度融入社区育人体系,通过"理论浸润-实践淬炼-文化熏陶"三维育人模式,构建起具有建筑学科特色的"大思政"育人生态,为高校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
二、核心经验与做法
(一)党总支领航把方向,构建三级联动机制
学院党总支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构建"党总支统筹-党支部推进-党员落实"三级联动体系。党总支书记牵头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细化为"红色建筑文化研学""新时代工匠论坛"等6大主题模块。各党支部建立"党员导师制",32名教师党员与学生结成对子,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实践,在雄安新区规划展现场、古建修复工地等实践场景中开展移动党课。
(二)部门协同聚合力,打造"五维育人"矩阵
整合学工、团委、关工委等部门资源,构建"理论武装+文化传承+实践锻炼+志愿服务+网络育人"五维矩阵。打造"社区党建文化长廊",将红色文化浸润到学生生活空间。
(三)机制创新激活力,实施"三全育人"工程
创新"三会一课+N"制度,将支部生活搬进社区。开展"红色方案工作坊",组织师生团队为革命旧址设计数字化保护方案;创建"社区党员先锋岗",设置学业帮扶、心理疏导等8类服务岗位;通过"学习-实践-服务-评价"闭环管理,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均有提升。
(四)文化浸润树品牌,培育特色育人载体
打造"建筑中的红色密码"特色品牌,开展"研学革命建筑""绘制红色地图"等实践项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组织三地研学实践,师生团队参与农村既有建筑改造项目,让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振兴。
三、成效与反响
(一)政治素养显著提升
通过"理论测试+实践考核+综合评价"三维评估,学生党员党的创新理论掌握度提升。在社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业答辩中,涌现出20余个红色文化创新项目。
(二)社区治理效能增强
构建"学生党小组+楼长+层长"网格化管理体系,学生社区文明寝室创建率达98%,较上年度提高15%。设立"党员示范岗"的楼栋,学生学业帮扶率和心理危机干预均有不错的效果。
四、经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是我们增强‘四个自信’最坚实的基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要勇于担当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以无畏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知行社区以"一站式"社区建设为实践载体,创新构建"红色基因浸润"育人模式,通过党总支三级联动机制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社区空间,打造"五维育人"矩阵和"红色方案工作坊"等特色品牌,形成"理论浸润-实践服务-战略对接"的育人闭环。该模式不仅使思政教育在社区场域"活"起来,更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的建筑改造等社会服务,让红色文化在专业实践中"立"起来,最终凝练出可复制推广的"红色育人方案包",为高校"大思政"建设提供了兼具学科特色与治理效能的创新范式。
五、结语
知行社区"庚续薪火,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是党建引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生动实践。未来将继续深化"红色建筑+"育人模式,探索构建"党建+专业+服务"的社区育人共同体,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