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百廿载 立德树人续华章——桐城师专成功举办第三届“国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演活动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值此我校120周年校庆之际,5月16日晚在校音乐厅,学校隆重举办了以“弦歌不辍百廿载,立德树人续华章”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之第三届“国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演活动。校党委书记王子龙,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敏丽,副校长程玉梅,党委委员、宣传部长伍建强与200多名师生共同观看了展演。
此次国风展演活动从节目的上报、筛选、打磨,再到节目的联排、彩排和正式演出,历时近一百天,参与演出的学生人数高达162人。除开场舞外,本次展演最终确定了涵盖课堂情景、舞蹈朗诵、诗歌诵读、古筝歌舞、相声表演等各具特色的12个正式参演节目。
展演在开场舞敦煌舞蹈《沁莲》的惟妙惟肖中徐徐拉开帷幕。敦煌舞是中华古老文化的瑰宝,因其独特艺术表现风格而闻名于世。敦煌舞不仅仅是一种舞蹈艺术展演形式,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受和心灵震撼,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一首《将进酒》的唱歌朗诵,让观众穿越了时间和空间,感受千年前诗人笔下喷涌而出跌宕起伏的情感,和振聋发聩的气势与豪迈。体会着经典诗词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不仅只是诗词和文字本身的传承,更是其浸润的深厚文化精神内核的传承和发扬。舞蹈《骁》,让人领略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芳华万卷,文化自信一览无余。以话剧和朗诵形式展现的《礼记·大同》,让在场的观众无不慨叹何谓“文明之邦、礼仪之邦”,以及感动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和谐大同社会的那份向往、追求与执着。古筝舞蹈《女儿情》,更是以跳跃的指尖,优美的舞姿演绎出了新时代桐城师专女孩儿们的纯情、美好、努力和才情。舞蹈情景剧《民族大融合》通过傣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各具民族特色的舞蹈,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华民族56个民族一家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给观众带来民族大融合的那份和谐融洽、团结美好的艺术熏陶。《圣人说》的相声表演,以现代相声的表演形式演绎了古时圣人风采,让人感受我校学子俏皮活泼的才情展演和青春活力。《书香舞韵》,演员们以身为笔,舞出了人生精彩一笔,传达了书香舞韵少年志,传承躬行中华情。“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舞蹈《淡妆浓抹总相宜》仿佛在向观众无言倾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然之美,无需刻意雕琢,淡妆时,如同深藏心底的柔情;浓抹时,如同展演的灼灼其华。
课堂情景剧《四季学堂》,同学们以真实的课堂为舞台,以优美的古诗词为内容,用包含深情的肢体语言和天籁之音倾情演绎,为观众讲述了大自然春夏秋冬物换星移的诗意与哲理,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顿生敬畏自然、热爱生命之情。
小品《西湖三杰》更是以精妙的手法借岳飞、于谦、张煌言三人之口道出仁人志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和责任,又演绎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今年恰逢五四运动105周年,五四精神薪火相传,青年号角弦歌不辍。情景剧《五四五四》再现当年中国青年为挽救民族危亡,“内惩国贼外争国权”视死如归的赤子情怀,号召新时代桐城师专广大青年要铸爱国心、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百廿栉风沐雨,桐城师专已走过120年。忆往昔,峥嵘岁月,学校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始终秉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校训,追求进步、锐意创新。教室里回响着铿锵有力的立德树人之声,校园里闪现着潜心育人的忙碌奔波之影。一代又一代桐城师专人在这座精神的殿堂,书写着昨天、今天、明天的故事和辉煌。120年,不仅仅是岁月的长河、也是奋斗者的印记、亦是辉煌办学的华章、更是桃李满天下的幸福感、成就感和获得感。《师范百廿赋》在歌颂我校创始人吴汝纶大先生和桐师一代又一代奋斗者的舞蹈朗诵中,为此次展演画上了圆满句号。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此次国风展演,我们看到了每一个参演同学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里的善良和刻在骨子里的坚强。本次活动生动再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魅力,以及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充分展示出了我校广大师生那份坚定的文化自信。同时也是在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和“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指示精神。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