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 切实筑牢“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阵地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推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切实推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高质量发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于4月8日至11日,在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组织开展了2025年第1期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质增效专题研修班,旨在深入探讨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研修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170多名思政工作者参加。全体学员通过专家讲座、报告分享、实地参观和工作坊实践交流等形式对“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高校思政网开设“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研学成果交流”专栏,陆续发布高校思政工作者在专题研修班上的研学成果和心得体会。
坚持问题导向 切实筑牢“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阵地
执笔: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 杨艳
全国高职院校“一站式”专题研修班2025年第1期第四组
本次研修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主题开展了研修学习。全体学员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感受到数字技术赋能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在互动式研讨中,深入交流了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在模块化教学中,授课专家精准把脉当前学生社区建设中的痛点难点,在深耕内涵、优化体系、创新机制、厚植品牌等方面,为高质量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一、破解机制之困,以党建领航、政策护航,保障机制运行坚强有力
一是制度革新强根基。学校党委统筹谋划顶层设计,建立上下联动、纵横协同的工作格局,健全工作保障制度。校领导包保联系学院社区,党员干部担任“楼栋长”深入联系班级、寝室、学生,党员教师践行“一线规则”常态化入驻社区近距离指导,学生党员挂牌亮身份为同学做实事。
二是数字赋能提效能。完善数字化管理平台,集成党建学习、党员服务、心理支持等模块,为学生提供集约高效的服务。绘制师生需求图谱,建立党员服务快速响应机制。通过师生党员“双网格”管理,推动党建“末梢神经”延伸至社区每个角落。
三是责任落地见真章。建立问题清单销号制度,整合校内外育人资源,推动急难问题高效解决。构建责任共担合作生态,形成强大育人合力,压实多方协同治理责任。
二、破解资源之散,以线上链接、线下治理,保障资源聚合精准有效
一是打造“一站式”资源枢纽。统筹校内物理空间资源,构建“综合社区+学院特色社区+学生功能房”的立体化育人空间,打造跨部门服务资源池。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建设产教融合实践基地,配备专业教师担任技能导师,将职业技能培育与工匠精神培养嵌入社区空间。
二是实现智慧化服务闭环。建设数字治理服务平台,构建全流程服务追踪机制,实现问题处理闭环管理。依托学校智慧学工等平台,上线多个智能应用系统,涵盖宿舍管理与资助保险、学业发展与心理健康、诉求反馈与信息发布等全场景,打造“10分钟数字生活圈”。建立学生成长支持体系,完善学业帮扶预警机制,实现异常情况“秒级响应、分级处置”。
三是健全多层次保障体系。搭建政校企多元协同投入架构,发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势,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设立专项建设基金。推行示范社区动态评估,从党建引领、保障力度、服务效能等维度设立评价指标,每年开展“示范社区”评选,激发“比学赶超”活力,发挥标杆引领作用。
三、破解参与之浅,以自治共建、成长激励,保障共治共享切实有为
一是打造沉浸式自治生态。搭建学生社区议事平台,学生会、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朋辈心理辅导团等自治队伍定期围绕社区建设交流研讨。推行自主治理积分兑换奖励,提升学生自主性与参与度,增强学生“我的社区我做主”的归属感。
二是畅通进阶式成长通道。构建“大师引领—实战锤炼—创新突破”培养路径,技能大师走进社区技能工坊,近距离指导学生创新实践,提升创新素养。
三是构建数字化激励模式。搭建成长档案多维度关联架构,消除“数据孤岛”,实现学习成果可视化。同时健全校企协同评价机制,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反馈。
四、破解文化之薄,以场景浸润、品牌辐射,保障文化营造有韵有致
一是实施工匠基因深植工程。通过建设沉浸式文化育人场景,打造“红色铸魂—传统润心—榜样聚力”三维文化浸润场景,丰富工匠精神传承载体。实施劳模工匠进社区计划,打造大师常态化授课模式,助力学生在职业技能进阶中提升职业素养,培育精益求精的实践态度与创新突破能力,实现专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双重提升。
二是实施创新文化传承工程。通过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运用非遗技艺数字化传承路径,建设文化创意实践平台,将非遗文化转化为社区常态化体验课程;建立“寻、研、制、创、联”非遗文化传承实践路径,实现教学成果可视化传播与文化价值转化,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是实施品牌长效培育工程。实施“一社区一品牌”建设计划,深化产教协同共建。打造“技能文化节”“社区开放日”等品牌活动,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
通过破解以上四个方面的难题,实现“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方面的三大跃升,即塑造全员参与的协同育人新格局,实现治理效能跃升;形成全链条资源整合与流程优化体系,实现服务能级跃升;打造具有职教特色的文化育人范式,实现品牌价值跃升。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与数字赋能的双轮驱动,全面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在培育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重大使命上再建新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