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西南民族大学:四项举措多元共治,党建“圈粉”引领风尚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 发布时间:2025-04-18 09:44:47

西南民族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整合空间资源为保障,以主题党建品牌为依托,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不断探索党建引领新路径,有力推动思想凝起来、育人实起来、社区优起来,将“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造为党建引领、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努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丰富形式,以“红色品牌”铸牢理想信念

党建活动品牌化。积极探索学生社区“党建+”育人模式,多维度开展功能型党支部党建品牌活动立项工作,积极开展民族观知识学习会、法律知识科普宣传进社区,依托社区文化节活动,开展“道中华杯”象棋大赛、“最美社区”摄影比赛、“变废为宝”劳动教育等主题活动,充分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解决愁盼干事实。积极开展“喜迎党代会,我为学校发展做贡献”学生社区系列活动,鼓励学生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以党建引领为带动,校领导带头深入学生社区,与学生面对面座谈,倾心学生心声,解决急难愁盼。

微党课增信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定期开展微党课、微宣讲活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读书会、红色观影等主题党日活动,打造学生社区思政教育园地,不断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浓厚的学生社区红色文化氛围。

二、深化共融,以“多元协同”厚植内涵发展

——“强”组织,实现党团共建。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团组织建设,形成“学校党委(团委)—学生社区党(团)工委—功能型党(团)支部—党(团)员”四级党(团)建工作体系。推进社区学生党员所在学院、学生社区“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社区团指委学生社区功能型团支部、书院团支部有形有感有效地开展符合社区特点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实现党团工作的共建共促。

——“优”队伍,思政力量深入。组织一批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队伍深入社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讲好新时代故事,通过理论宣讲、策划铸牢实践等,全方位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切实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重”参与,党员学生带头。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作用,党员学生带头组织开展查寝检查、床位普查、隐患排查、防诈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自己说事、议事,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社区建设,实现共建共享。

——“深”融入,育人课堂延展。挂牌“党员宿舍”,设立党团活动室,发挥党员在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学风引领、文明创建、宿舍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表率作用,促进党支部工作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自管会学生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定期开展“铸牢宣讲会”“社区达人说”“成长分享会”等活动,辐射、引导社区学生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成长目标,筑牢教育强国根基。

三、开拓场域,以“共享空间”打造前沿阵地

拓展育人阵地。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开拓学生党建新阵地。建设1600多平方米“融立方”共享空间,为学生提供了集第二课堂活动、学术交流、文化活动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专属空间,通过空间各功能室推进育人队伍力量下沉,常态化开展主题讲座、专题研究、交流分享,进一步延伸思政工作育人阵地。

整合各类资源。加强与社会资源的整合,打造坚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平台、劳动教育实践育人场域。充分利用“青年之家”等场地资源,组织“小石榴”宣讲团“征兵宣讲团”等进社区开展宣讲,发挥学生团队的组织力、引领力和服务力。

加强文化建设。制作“道中华”原创手绘作品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金句”、励志标语、红色主题思想等文化墙,充分发挥空间文化建设功能,将学生社区打造成为既体现思政要求,又富有民大特色的立体化育人平台。

四、创新方法,以“数智党建”赋能思政引领

一是整合数据资源。充分运用数字新媒体,整合红色文化资源,赋能学生社区党建工作,通过各类红色文化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利用主题文化专题、网络公开课等共享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二是利用平台推送。利用微社区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定期推送党建思政、时事热点、先进榜样,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动态。通过“道中华”系列微信推文等,深入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是增强沉浸体验。积极探索网络党建新模式,采用短视频、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建思政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通过增强学习沉浸式体验和互动,促进学生交流分享,不断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


责任编辑:衣俊达
西南民族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整合空间资源为保障,以主题党建品牌为依托,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不断探索党建引领新路径,有力推动思想凝起来、育人实起来、社区优起来,将“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造为党建引领、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努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