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心聚力,携手前行”——商学院学生骨干心理团辅赋能行动
为进一步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致力于构建跨年级跨专业学生骨干协同育人网络,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深化商学院人才心理成长共同体建设,培育具有同理心与领导力的心理朋辈支持体系,正值“3·20”国际幸福日前夕,学院举办“融心聚力,携手前行“为主题的心理团体辅导活动。
3月19日下午,特邀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的专职教师屠雯静老师,引领我院学生骨干集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团辅活动。屠老师以其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们不仅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还学会了如何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有效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
活动热身,根据组织行为学的“社会交换理论”原则,采用“大风吹”团体动力游戏进行结构化的初次接触与了解。以轻松诙谐的游戏方式,带领同学们进行破冰,构建关系。屠雯静老师深入解析了心理环境构建对学生骨干领导力成长的促进机制,并强调,跨专业的横向协作网络是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心理援助体系的根本,能够显著增强干预的及时性和效率。
第一环节:群体觉察
大风吹与小风吹互动
学生骨干们通过空间位移指令实时调整群体结构,建立“物理空间-社交网络-心理场域”三维互动环境。大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位置变换。活动一开始,学生们围成一圈,随着屠老师的指令,迅速做出反应,立刻寻找新的位置。笑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通过快速反应的游戏,学生们不仅增强了对群体动态的敏感度,还提升了自我觉察能力,意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和角色。大家成功构建全覆盖心理健康支持矩阵。
第二环节:信任建立
非语言协作剪刀石头布
学生们两两一组,通过眼神和肢体非言语沟通互动模块,完成“无言博弈”情境任务。同学们进行“剪刀石头布”的比拼游戏。通过非语言行为协作(剪刀石头布变体),彼此依靠表情和动作来猜测对方的意图。此环节不仅试炼了学生们的协作默契,更在无形中深化了相互间的信赖,使得团队的凝聚力在默默无言的互动里悄然增强。
第三环节:群体协作,“鸭梨”突袭
抓手指的默契与反应试炼
在第三个环节中,紧张氛围攀升至顶点。学生们紧密围坐成圈,一旦“鸭梨”突袭的号令响起,便立即敏捷地攥住邻座同学的手指。每一次指令的发出,都伴随着一阵阵略带紧张却又充满乐趣的笑声,以及闪电般的动作反应。这一活动不仅磨砺了学生们的即时应变能力,更让他们深切领悟到团队合作的不可或缺,有效提升了面对突发状况的心理素质。
第四环节:团队融合
叠罗汉式自我介绍
在“叠罗汉式自我介绍”环节中,学生们通过创意的方式介绍自己,每个人的介绍都与前一位同学的内容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叠罗汉”效果。这个环节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快速了解与熟悉,还显著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营造出一种温馨而融洽的氛围。
第五环节:压力应对
扑克牌叠高策略挑战
随后,学生们面临“扑克牌叠高”的挑战。大家分组合作,小心翼翼地搭建扑克牌塔。每一次倒塌都伴随着惊呼,但学生们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专注和耐心。这个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策略思维,还让他们学会了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专注。
第六环节:潜意识探索
欧卡接龙编故事
在“欧卡故事接龙”的活动中,学生们通过随机抽取欧卡牌,共同编织出一幕幕引人入胜的故事篇章。每一张卡片如同钥匙,解锁了不同的情感宝库,引领学生们在分享中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释放了内心深处的情绪累积,同时也促进了自我认知的深化与成长。
第七环节:成长闭环
结构化反馈与赋能
活动步入尾声,学生们围坐一圈,纷纷倾诉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与所得。借助系统化的反馈环节,大家不仅汇总了各自在活动中的成长点滴,还锻炼了自我反思的能力。每个人的分享都饱含着真挚与温情,为这次活动完美落幕,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记。
本次商学院学生骨干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有效缩短了各年级各班级学生骨干间的心理距离。借助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打破了以往对心理健康认知的壁垒,帮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心理健康对于生活与学习的不可或缺。商学院将继续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及人格完善铺设基石,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旅程注入稳定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