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工舍——机电工程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风采展示之社区讲堂、书香社区
一、社区讲堂
(一)学思践悟,贯彻落实功能型党支部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1、学习动态:青春信仰同行,争做时代青年
2023年5月20日,智工舍青年成长功能型党支部组织全体成员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活动以“立志做新时代好青年”为主题。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明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发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令。
智工舍青年成长功能型党支部要求全体成员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前行,发挥新时代青年的积极性、能动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2、社区支部在行动:青年实践笃行,社区传递温暖
2023年7月,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的要求,在智工舍青年成长功能型党支部的指导下,机电工程学院与唯亭街道以“惠寒”志愿服务活动和社区暑托品牌“小娘舅”课堂为载体,机电工程学院“咫尺青绿”唯亭实践团开展了系列社区爱心暑托班教育活动。
实践团队创新性地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加入暑托班系列课程中,在实践中,切实参与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
实践团队的成员将授课内容与专业知识结合,帮助社区的孩子拓宽视野,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为社区的未成年人关怀尽绵薄之力,也为社会的人才培养添砖加瓦。
(二)学业辅导活动
智工舍设立学生“发展支持中心”,旨在支持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发展困难,完善全覆盖学业支持系统。发展支持中心通过一对一咨询、多对一会诊、一对多辅导、多对多座谈等形式,以学习动力提升、学习习惯优化、学习方法辅导、学习经验交流、学习问题答疑等为主题,帮助学业存在困难的学生找准问题,提高学习成绩。截至2023年7月,发展支持中心共举办活动10余场,组织小班辅导、专场答疑等40余场,所有活动共覆盖300人次。
(三)二十大精神学习
引导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百余场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以二十大精神涵育青年。打造“青年大讲堂”精品思政导课,扎实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
组织各学生组织、团支部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开展领航计划、青马工程等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
(四)学习动态:“蓝色燃动机”实践团队
近日,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蓝色燃动机——科教黔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的苟坝会议纪念馆及旧址和花茂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追寻红色足迹,感悟时代变迁,共谋乡村振兴。
1、苟坝会议:一盏马灯,燃起中国革命精神的薪火之源
1935年,雨后春夜,一个提着马灯的孤独伟岸的身影,一次中国工农红军史上的重要会议,中国革命精神的薪火在苟坝村燃起。这个仅有12平方公里的小山村,自此,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上。
当天上午,实践队员率先走进苟坝会议陈列馆,通过史料感受八十多年前那段厚重的历史。进入陈列馆,映入眼帘的便是毛泽东手提马灯的铜像。透过铜像,徐徐展开的是“一盏马灯、一条小道、一个重大决策”的红军故事。
结束完陈列馆的学习后,队员们徒步走进红军在苟坝当时的驻地。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在“红军马灯馆”中参观到一盏复刻的马灯。
苟坝村留下了较多历史遗址遗迹,主要包括苟坝会议会址(新房子)、当军医院、周恩来和朱德的旧居(长五间)、苟坝抗捐委员会旧址、红军警戒岗哨、红九军团司令部驻地等。其中,一汪清澈的水池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队员们纷纷上前查看。水池原是红军当时用来洗菜洗衣服的地方,平静的水面倒映着如今的山清水秀,队员们却仍然能看出水面下蕴藏着的厚重历史。
苟坝会议是党和红军在面临生死抉择的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顾全大局、坚持原则、讲政治、守纪律、不计较个人得失、坚定信念、敢于担当的高贵品质,形成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顾全大局公而忘私、忠于革命敢于担当的苟坝会议精神。在苟坝会议会址内,简陋的床铺、破旧的草鞋、陈旧的电报机等等物件,都无声地演绎着会议当晚的情景和历史。
参观苟坝会议会址,成员们不仅仅是在寻找过去的足迹,更是在接受一场前辈精神的洗礼。革命先烈们用血肉之躯书写了革命的壮丽篇章,在苟坝会议会址这片硕果累累的土地上,他们留给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成员们犹如穿越时光隧道,与先辈们心灵相会——牢记他们的豪迈,感受他们的智慧,汲取他们的力量,勇往直前,积极迎接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2、彭龙芬书记——“脱贫攻坚不懈努力,乡村振兴勇往直前”
本次调研实践中,实践团的成员们十分荣幸地采访到花茂村的村支书彭龙芬。看着实践团成员们鲜活朝气的面庞,彭书记不禁也回想起了自己的那段青葱岁月。彭书记说,她从1991年嫁到花茂村后,已经在花茂村村委工作了32年,这些年充满了辛酸和喜悦。“刚开始时一贫如洗,什么都没有。结婚的粮食需要去借;每天跑着去上班代课;还租借了四家人的土地,晚上还在山上种植农作物……”彭书记回忆道。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一家人的不懈努力下,家里从无到有,各种农作物收获颇丰。
“把村庄作为景区来打造,乡愁作为文化来传承。”在未来,彭书记将继续坚持乡村振兴,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共同富裕”这二十字方针目标不懈努力!彭书记表示,要了解群众的思想、期盼,让花茂村的产业更新、生态更好,民风更纯,党建更强。在花茂村的振兴道路上,彭书记总结了五点经验:一是应积极使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机器,积极推进花茂村的农业现代化;二是加强教育规范,重视教育建设;三是督促人人参保,使得村民老有所依;四是防止土地丢荒,牢记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嘱托;五是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防止大规模的返贫。
最后,彭书记对实践团的成员们寄予了深切的鼓励与期盼,希望青年一代能够发挥自己优势,将更多现代化农业机械应用于现代农业,推进乡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青年一代应积极响应“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号召,发挥所长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方面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出自己的力量。
3、王治强——“激情振兴,热情相迎”
本次调研实践中,实践团的成员们还采访到一位特殊的村民,花茂村第一家农家乐——“红色之家”农家乐的老板,王治强。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贵州调研时,也正是在这家“红色之家”农家乐的小院里,与村民们拉家常,话未来。
近年来,花茂村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红色文旅受到越来越多游客欢迎。提到花茂村近年来的发展,王治强难掩激动,“家乡的变化就太大了,我们的这个乡村振兴,给我们带来的发展机遇太多了!”作为花茂村乡村振兴道路上的见证者与参与者,王治强满是自豪与骄傲。他介绍道,花茂村的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大改善,特别是乡村公路的修建,令游客能够方便地驾车到达各自的家门口。该乡村公路还荣获全国最美乡村公路的殊荣。交通便利了,游客纷至沓来,甚至有来自韩国、美国、加拿大、英国、印度、非洲等15个国家的游客到访。2019年,还有25位驻华大使和夫人来到花茂村的“红色之家”用餐。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近年来花茂村将生态旅游与农业、文化、商业深度融合。今天,青年学子们追随总书记的脚步,踏上这片红色热土,只见山环水绕,满目苍翠,青瓦粉墙,窗楹雕花,一幅欣欣向荣的小康画卷。
二、书香社区——书香筑梦活动
秉承着“读书改变命运”的理念,鼓励同学们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智工舍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首先,社区邀请了学院的专业老师,为同学们推荐了一些优秀的书目。这些书目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包括文学、历史、科学等。通过专业老师的推荐,同学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提高阅读的效果和收获。除了书目推荐,社区还组织了读书分享会和读书俱乐部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互相交流和启发。这不仅能够增进同学们对书籍的理解和思考,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通过这些书香类活动,激发同学们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同时,这些活动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创造力的平台,让他们在社区中展现自己的风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